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八六四章 備戰(七)

    君子如玉的文化底蘊,道法自然的神韻基礎,使得寶石之類的東西,在大順並沒有很好的市場。

    當然,這邊也不是不喜歡寶石。

    但最高等級的審美,是天人合一。

    是以對於一些寶石,哪怕是鳳冠上的寶石,也會盡可能保持寶石的原樣鑲嵌,非對稱的自然契合,形成一種蘊含文化的高端審美。

    劉鈺則是通過和歐洲的關係、和法國的關係,高薪聘用了不少的寶石工匠、寶石切割匠,來增加錫蘭寶石的附加價值,提升利潤。

    這對投資者而言,自然是美味的胡蘿蔔,也是他們能夠被劉鈺逼著、被暴動骨幹逼著開出比較不錯的工資待遇的時候,能夠接受且繼續投資的原因之一。

    劉鈺是相信資本逐利性的,他只是不相信大順新興階層的腦子,故而還要教會他們深加工、增加附加值,而不是挖出來後直接把原石賣到歐洲去。

    人和其餘動物差不多,天生會喜歡閃閃發亮的東西。包括大順的本土文化,也是如此,否則就不會有玉不琢、不成器的說法。

    只是文化傳統塑造了審美,而閃爍的、帶有多個切面的這種寶石的美,在大順是低端審美。

    所以,一場新興階層主導的審美革命,悄悄進行。

    因為禮制的問題,新興階層反而更容易接受閃閃發亮的寶石,並且很快帶動起來一股風潮。

    皇帝為了獲得寶石的特許收益,也推波助瀾,后妃和貴族誥命的茶話會中,也會悄悄閃耀寶石的光澤。

    蒸汽機帶動的粗磨機,也提升了切寶石的效率;初步工業化對高硬度磨砂的需求、玻璃產業發展下對玻璃刀的需求,也在工業角度提升了寶石的價值。

    對歐洲的出口,大順本身又有著“奢侈品”的高端優勢。

    瓷器、絲綢、扇子、漆器,這些本身就已經在歐洲引發了中國熱。

    奢侈品中再多一項寶石,並沒有絲毫突兀,並且憑藉著蒸汽機帶動的粗磨機,量產的低端寶石湧向了歐洲。

    在大順,切割的寶石依舊還是類似於“屋新樹矮畫不古”的暴發戶審美,但多少還是能賣出去了,而且價格還不算低。

    也算是為大順將來奪取印度之後,壟斷世界寶石市場打下了基礎,一個新的切割寶石為一技之長的手工業群體,已經在市場的需求下,建立起來。

    至少在南非的鑽石礦被發現之前,奪取印度,就意味著拿到了世界寶石市場的壟斷權,以及行業標準和奢侈品審美的定義權。

    順帶著,也為大順的光學磨鏡人才打下了深厚的人才儲備。

    而表現在錫蘭的寶石城,就是讓權哲身驚詫不已的工人待遇——每個華工,都會主動排擠廉價的泰米爾人,且主動舉報,甚至在那些邦加暴動骨幹的帶領下以叫歇抗衡,維持他們心理預期所能接受的待遇。

    甚至,這裡的僱工,有不愛吃大米就不吃,轉而去吃麵粉的選擇權。已經基本高過大順至少70%的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