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

    似乎,有那麼點“一個羊是趕、倆羊也是放”的意思,反正廢漕改海之後也要改動,不如一塊都改了得了。

    但究其本質,卻不是這個原因。

    鹽稅。

    對前朝大明、大順的重要性,排在首位的,不只是鹽稅本身。

    而是作為一種“緊急財政”,這才是鹽問題這麼重要的根本因素。

    大明和大順不能搞國債的原因,劉鈺已經和皇帝說過無數次了,皇帝當然也羨慕英國的國債制度,但聽了劉鈺講明白簡單的利息問題後,就知道純粹扯淡,只能羨慕。

    大順的稅收延續明制,窮的叮噹響,一年收那幾個子兒,一旦打仗、大災,頃刻間國庫見底。

    這時候怎麼辦?

    鹽商作為“緊急財政”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鹽商“捐獻報效”,就是大順的“國債”。

    揚州,就是大順的“squaremile”。

    鹽引,就是大順的“緊急國債”。

    這是比平穩稅收更重要的東西。

    英國政府為什麼能讓東印度公司買緊急國債?因為壟斷權,奧王繼承之戰開打前的600萬兩白銀的緊急國債,是用二十年壟斷權換的。

    大順為什麼能讓鹽商“捐獻報效”?因為壟斷權,皇帝去江南轉了一圈要修淮河,三百萬兩白銀的報效,就是用鹽政壟斷換的——想幹?捐錢。不捐錢?滾。

    而且,大順在鹽政問題上一直維繫這種政策,還有個重大的歷史因素。

    理論上,朝廷缺錢了,也可以加稅。

    但大順有明末ptsd,所以對理論上百姓負擔不至於完全承受不起的“遼餉”、“練餉”、“剿餉”可謂是“記憶猶新”。

    太明白這種加稅,一旦弄下去會變成什麼樣了。

    英國可以收窗戶稅,大順要是收窗戶稅能直接收出來一波大起義,上面收200萬兩,下面敢收出來2000萬兩。

    所以,這種理論上的事,大順不敢用。

    既如此,加稅不行、國債不能,那就只能保持鹽政不變。

    然而,伴隨著松江府的商業崛起,皇帝的養豬政策,以及鉅額的海外貿易,讓皇帝看到了一個新的、可替代的“緊急財政”來源。

    這裡面,就有一個“鹽政改革”一直沒有實行的重要因素:

    大臣們提出的鹽政改革方案,所有方案,都能保證一件事:鹽稅不會比之前少。

    但所有方案,都沒解決一個問題:一旦發生緊急情況,改鹽引為鹽票,不再壟斷,那麼緊急財政需求誰來出?

    看似鹽商每年報效的也不是很多,平均下來,一年一二百萬?

    但關鍵就在於這個“緊急”、“平均”的區別。

    今年無災、不打仗,也用不著鹽商報效,財政基本不缺錢。

    一旦今年大災,打仗,才需要報效捐獻。

    崇禎十三年的500萬兩白銀,及得上每年多收50萬收275年。

    大臣們給出的方案都很好,也完美論證了各種好處,唯獨就沒說緊急財政的情況。

    現在,劉鈺把這個問題給悄麼聲地解決了。

    海軍一興,解決了漕運的根本問題,海運難度從來不是問題,蒙元就能玩明白的東西;海上襲擊風險和被切斷南北聯繫導致財政崩盤中央集權崩潰,才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