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937章 老走私販子的見識

    對外擴張的高額開支,不是現在殘廢的大順中央財政體系能支付的起的,只有依靠股份制將眾人的資本聚攏起來,才能支付下南洋、拓商貿的開支。否則,一年幾千萬兩的開支週轉能把皇帝的白頭髮都愁出來。

    而一旦依靠股份制將民間資本聚攏,朝廷就不得不出臺一些政策,保護這些商人的一部分權利。

    包括這一次皇帝南巡,要修淮河,從鹽商那裡要了錢,但卻允許松江府商人“滾”去南洋,錯開皇帝幸南洋的時間,這就是一種態度。

    這也就是徐濤對兒子說的所謂“與國公的路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當然,這裡面也有劉鈺當年對日走私的一部分“功勞”。

    徐濤有些話,“為尊者諱”,並沒有全和兒子說。

    他心裡想著,真要是口岸通商貿易,會變成什麼樣,那可真是有現成的樣板。

    當年國公對日走私的時候,我們對戰馬、兵器、盔甲、兵書、地圖、騎射武人之類的東西,碰都不敢碰。

    誰碰誰死。

    別的事當年海關都是收了錢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個事是真的不行,要不然日本那邊也不會開那麼高的價碼了。不但這邊弄不到,連比大順這邊之前的海關更腐敗無能的朝鮮那邊,都沒人敢碰。

    國公一出馬,有著官方身份,各路關係,戰馬地圖騎射武人兵書圖冊,啥都敢運,誰人敢問?

    所以是國公本事大,因而才能從江戶那拿到將近四分之三的貿易信牌嗎?要是自己也能運戰馬、兵器、兵書,而不被海關抓著殺頭抄家,自己就拿不到長崎奉行的四分之三貿易信牌嗎?

    這是能力問題嗎?這明顯是爹的問題嘛。

    這樣的樣板在這擺著,讓徐濤對大順要搞口岸通商會搞成什麼樣,心知肚明。

    所以他是最為死忠於劉鈺的對外擴張的路線和政策的。

    不是因為他武德充沛、有開拓精神,只是單純的明白自己的爹不是世襲國公侯伯子。

    徐濤覺得自己老了,活不了多久了。所以他希望自己選定接班的小兒子,能夠明白,家族的利益到底在什麼地方。

    要麼極端激進,極力支持劉鈺的擴軍、高積累高投入、適當相對低的年息回報率。

    要麼極端保守,把所有的股票家產變現,去鄉間買地,耕讀傳家,從商人轉型為士紳士大夫。

    既不極端保守走轉型士紳的路,又不極端激進走對外擴張的路,卻一邊當著商人、一邊又認為最好還是口岸通商坐地收錢減少成本,那就真是腦子裡面進水了。

    在將自己的人生閱歷融匯的這些見識傳遞給兒子後,徐濤最後問道:“你覺得,國公知不知道西洋貿易的利潤率大約是多少?知不知道趕在歐洲戰爭結束前第一次辦的西洋貿易會大賺?”

    徐亨連忙點頭,心道這還用說嗎?連英國那邊的階層收入考察都做了的,哪能不確定會賺錢呢?

    徐濤又問:“既然如此,以國公的信譽、和這些年投資的狂熱,為什麼他非要在西洋貿易公司成立前,定一個最低股息呢?他不定這個最低股息,以他這幾年折騰的對日、蝦夷、南洋等貿易來看,會募不到錢嗎?”

    徐亨沉吟許久,試探著回道:“父親,國公是希望大家接受被其監管?做個承諾,以此交換?”

    徐濤大笑道:“傻兒子啊,你真是不知道之前到底是什麼樣,把現在松江府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