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

    兩淮這個從南宋扒黃河便出現的帝國之癌,到現在真的已經是很難在現行體制下解決了。

    不只是年年遭災這麼簡單,而是這裡幾乎已經是中世紀農奴化了。

    歷史上蒙元忽必烈時候,就有大臣上奏兩淮的問題。當然是站在大儒的角度,指出這裡的地主和佃戶的關係不正常,佃戶要結婚必須要給主戶送禮。不送禮就不準佃戶之間結婚,主要問題還是“不給主家交結婚稅就不能結婚,但人又扛不住慾望,是以男**奔,大傷風化”。但以後世的眼光來看,結婚就要給主人送鈔貫布帛,這不就是除夜權稅嗎?

    北洋時候,這裡鐵打的老爺直接燒死過縣長;滿清時候,這裡的縣衙立著碑文:佃戶一經業主呈控,即刻追拿,從嚴重辦。哪怕到解放前,土改的幹部看著黃淮蘇北,都要感嘆“從社會形態上來看,蘇北和蘇南差了一個時代”。

    這裡面有其和別處完全不一樣的特殊性。和滿清末年黃河決口北上,導致的捻子橫行問題不同。

    兩淮地區從南宋開始,出現的問題是社會急速分化。不考慮運河財富、不考慮商業,只說農業。

    因為常年災害,所以,沒有富農、小地主的生存環境。不只是小地主和富裕自耕農因為天災、稅收制度、漕運、勞役等原因破產這麼簡單。

    而是一旦遇到災年,大家都活不下去了,怎麼辦?

    吃大戶,問大戶討當年孔夫子被困陳蔡時候借的米……但是,真正的豪強地主,家裡有打手、官面有關係,除非是大起義,否則吃不動、吃不得。

    於是就只能吃富裕農戶的、小地主的。時間一久,這裡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正常農戶、正常地主。

    大的不能動,災年越來越大。

    窮的依舊窮,災年也就吃口飯。

    中間的,徹底被消滅。

    被天災消滅。

    被豪強吞併。

    被底層吃窮。

    使得兩淮地區要麼是豪強。

    要麼是窮的欠一屁股債的佃農。

    而且基本完成了劣紳化,因為好士紳在這根本混不下去。要麼變劣;要麼階級滑落。

    自耕農或許也就20%左右,沒有帝國最穩定的中間階層了,只看黃淮地區的比例,感覺大順好像馬上要完了似的。古典帝國搞到不足40%的自耕農、半自耕農,那就基本上可以宣告週期到了。

    因為天災頻發、因為明順一脈相承的奇葩稅收“仁政”三十稅一,使得這些佃農只能依附豪強地主生活。

    大地主又要防備吃大戶,所以要高牆大院。

    佃戶基本上人身依附地主,要不然除了要飯這一條路外,也沒別的出路。

    因為這裡既不能闖關東、也不能墾蒙、還不能趕苗拓業、更不能自發下南洋。

    這是華夏的腹心區,周邊除了大海,並無空地。

    為了生存導致的人身依附,這裡的社會關係已然退回到了中世紀。比如煙臺地區的地主,敢說要租地先讓我睡一下你媳婦,當地的佃戶心一橫,心道去你媽的吧,老子渡海闖關東去;比如廣東附近的沿海地區的地主,敢說讓佃戶說話要注意避自己的諱,不小心沒避諱就綁起來打個半死,當地的佃戶多半一刀子捅進去,下南洋闖臺灣去也。

    但這裡能去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