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

    用一種加速的方式,使得村社的村長之類,搶佔公地,成為第一批地主。

    同時因為大順這邊根本不缺人,所以還要考慮怎麼讓南洋容納巨量的人口。

    那麼順理成章地,這種種植園制度也就成了最優解。

    南洋值錢的、可以獲利的咖啡、可可、橡膠、棕櫚、椰子、棉花、靛草、茜草等等,不要用強迫種植制。

    而是任由原來的村社按照之前的傳統,該種大米的種大米,他們願意種啥就種啥,朝廷根本不管。

    按時候交畝稅就是。

    這些值錢的作物,交由大順資本組織的種植園來種。

    當然,已經確定要做基本盤、要進行激烈土改、要徹底把教士貴族階層一掃而空的萬丹地區除外。

    西爪哇,將是大順在南洋的軍鎮基本盤,不能單純考慮利潤問題。

    同時,因為大順這邊貿易的發展,使得種植園的這些作物,既可以銷往歐洲,實際上也能夠在沿海經濟發達富裕地區賣一些。

    加之艦隊、軍隊的需求。

    以及棉花、靛草、茜草之類工業化必須的原材料等,可以保證這些大種植園肯定是有利可圖的。

    甚至包括椰子,也可以用來榨油,配合制鹼業發展起來的一整套甘油、皂等產業。而不是用來喝椰汁。

    總之,朝廷那群舊學官僚,對南洋的定義,就是容納日益增多人口的地方。現在取消了人頭稅,多出來的人都是“一文不值”的多與人,在他們看來,巴不得都滾蛋才好。

    而新學系的軍官官員們,對南洋的定義,是原材料產地。他們秉持著內外有別的態度,會嚴查南洋的工業。

    可以允許有可可加工、咖啡加工、榨油、榨糖等產業。

    但是,一根鐵釘、一把鐵鍬、一支火槍、一團針線,都要從大順這邊運來。

    對劉鈺而言,這種大種植園模式,則還有另一個目的。

    如果說,英國工業化的第一步,是紡織業。反過來,催生了蒸汽機的使用、發展。

    那麼,大順工業化的第一步,不能用紡織業,就得另闢他法。

    蒸汽機現在已經可以用的,紡織機、紡紗機之類的東西,還沒有。

    但誰說蒸汽機一定要先用在紡織業上,才能發展壯大呢?

    沒有紡織機,蒸汽機依舊是個動力源。

    用來做鼓風機的動力,可以;用來做鋸木頭的動力,可以;用來榨糖、加工可可、榨油、搓棉花籽、提水,這些都可以。

    而且比如榨糖之類,原本就有簡單機器,只不過是用牛馬來推動。換上蒸汽機,直接就能上,而不是像紡織業一樣,搞出蒸汽機還得搞出紡織機。

    同時,劉鈺不得不考慮機器使用對小農經濟的影響,所以他遲遲不敢在紡織業上發力。

    但是,南洋的種植園裡產的東西,大部分和大順的小農沒有任何衝突。

    大順的氣候,只有很少的地方能種植這些東西,而且基本還沒有種的。

    蒸汽機先大規模應用在南洋種植園,可以完美避開對大順內部小農經濟的衝擊影響。

    在印度拿下之前,在大順搞紡織業引領的工業革命,就是死。

    那將是肉眼可見的、比鴉片戰爭之後的衝擊更為嚴重的衝擊。

    畢竟那時候還得跨越大洋運過來、歐洲的人力成本還高呢,還加上運費和百分之五的關稅。

    現在這可是家門口生產,那衝擊將會數倍有餘。他可不敢動。

    國外的工業品,會造成衝擊。難道國內的、松江府蘇州府等地的工業品,就有特殊魔法,不會造成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