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慕羲和 作品

第892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三)

    即印度的“上黨歸趙”計劃。

    這個計劃有三個關鍵點。

    首先,便是讓北美的價值提升,讓法國有動力在北美投入更多的資源,使得美洲天主、新教、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甚至可能將來的中文,亂成一鍋粥。

    這個關鍵點,通過人參貿易、以及大順沒有封禁東北導致本土人參基本滅絕的歷史因素,解決了。

    人參現在這麼貴,可不是他的功勞,而是大順的明末ptsd導致的歷史必然。瘋狂移民東北,就那點人參,哪夠挖的?挖沒了,可不西洋參價格就上來了嘛。

    他也就是做了一點微小的貢獻,叫人寫了論文,說明西洋參不是來自南洋炎熱地,也是來自遼東苦寒地的,所以溫性涼性之前是啥就還是啥,功效一樣。

    這就使得法國在確定無法同時在亞洲、加勒比、北美、非洲發力的時候,不得不選擇戰略收縮,放棄一些戰略方向。

    然後,就是印度的英法之間的力量對比問題。

    杜普萊克斯是有能力的。

    他的土兵計劃很不錯,他對印度中央集權集權崩潰後藩鎮林立的現實也有清醒的認識。

    甚至,法國在印度的軍隊,也真的比英國能打。當然,僅限陸戰,海軍一言難盡。

    雖然前期因為制海權的原因,法國先勝後敗,在印度不佔優勢。但反過來,英國也確實沒啥能力攻城,尤其是不靠海無法得到海軍支援的法國堡壘。

    歐洲馬上就要停戰了,那麼怎麼才能讓法國人覺得,英法在印度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轉變,已然不值得在印度浪費更多精力呢?

    那就需要英國增強在印度的力量。

    最後,就是問題已經發現且分析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怎麼讓英國增強在印度的力量呢?

    答案就是讓英國東印度公司感到危機,讓他們不得不考慮,假設大順在將來真的斷絕了貿易之後,以現在公司的經營狀況、盈利方向來看,怎麼才能保證公司不會如荷蘭東印度公司一樣崩潰呢?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崩潰,源於大順下南洋。

    如果只是斷絕荷蘭和大順的貿易,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垮不了的。

    一來香料貿易才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立司之本。

    二來……大順的商人,當然,全世界的商人都這個鳥樣,唯利是圖。

    大順關閉對荷貿易,荷蘭在巴達維亞照樣搞中轉貿易,照樣有人往那邊送貨,即便大順的海商不悄悄送貨,葡萄牙人也得樂開花——澳門的黃金歲月又回來啦,又能往巴達維亞轉送茶葉生絲啦!

    但英國東印度公司就不同了。

    和後世臆想出的東印度公司是英國工業資產階級對外擴張的急先鋒的印象迥然不同。

    劉鈺眼中看到的、真實的東印度公司,在紡織品上,絕不是指望著賣英國呢絨掙錢的,而是把印度和中國棉布運回英國發財的。

    然而伴隨著1700棉布法令和1720年加強版的棉布法令,東印度公司在印度貿易上的收入銳減。公司的大量利潤,來自於中國貿易中的絲茶瓷。

    如果大順現在就憑藉下南洋的成功,藉著鴉片事件禁絕與英國的貿易,可以說,英國東印度公司就會立刻爆出經濟問題。

    英國東印度公司,是東南亞競爭的失敗者,是被荷蘭趕到印度去的。他們公司連香料這個基本業務都沒有。

    只要讓英國東印度公司覺得,頭頂上懸著一口隨時可能落下的達摩克里斯之劍,他們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入劉鈺提前設計好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