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糊塗 作品

第182章 德儀的那幫鳥人

    蘇遠山看了那份文件一眼,搖頭道:“你所謂的飽和指的是進口數量?”

    艾迪森點頭:“可以這麼理解。”

    “那我可以告訴閣下,如果芯片的進口價格能夠便宜一半,那麼市場可以擴大不止一倍。”

    艾迪森笑了:“哦,蘇先生,進口的價格貴那是因為海關的稅收高。”

    蘇遠山也笑道:“那是因為沒簽關稅協定,讓大陸加入關貿總協定就沒這回事了。”

    艾迪森搖頭:“……那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事。”

    “艾迪森先生,這不是您這樣的人應該說出的話。”蘇遠山頓了頓:“任何企業的命運都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方向——如果沒有半導體協定,信不信整個世界的半導體行業都將會被霓國壟斷?”

    這句話就沒人接茬了——因為在座的都曾經歷過上個年代日本半導體的瘋狂攻勢。

    那是個逼得連intel都放棄存儲器的年代。

    如果不是fbi聯合ibm進行釣魚執法,由此撕開半導體協議的開端,還指不準要絕望到何時。

    ——82年,面對霓國半導體的來勢洶洶,由fbi的一名特工假扮ibm的職員,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絕密設計資料中的10卷,發給了日立公司的高級工程師林賢治。

    林賢治很快上當,表示還想要換取更多資料,fbi的特工馬上拿到證據並公之於眾,稱“霓國企業竊取燈塔國技術”。

    同時上當的還有三菱,以及躍躍欲試的富士通。

    這次釣魚執法極為成功,以至於被稱為新時代的“珍珠港事件”。(詳情搜:《ibm誘捕日本間諜》當時好幾個雜誌有寫)

    於是,這便讓西邊能夠堂而皇之地推動半導體談判。

    85年,燈塔國向負責談判的霓國通產省(通商產業省)開出極其苛刻的條件,要求將燈塔國半導體在霓國的市場提升到20%-30%,同時建立價格監督機制,終止第三國傾銷。

    就如同所有老子教訓兒子那樣,打一巴掌給個甜棗是老手藝。

    在提出半導體協議的同時,燈塔國也和霓國簽署廣場協議。

    ——和後世無數人的認知不一樣的是,在當時,廣場協議完全不是“被迫”,而是霓國自己主動要求的。

    廣場協議,對彼時的霓國來說,就是一顆“甜棗”。

    (現在已經有很多資料說廣場協議到底是怎麼回事,就不繼續水了……)

    ……

    這時文森蒂微笑著打破了片刻的沉寂。

    “但現在霓國半導體已經不足為懼了,不是嗎?”

    “是的,他們無法進入西邊,但他們可以進入大陸。”蘇遠山也微笑道:“我之所以出現在這裡,是因為,我認為德儀是我們的朋友。或許看來這有點天真,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什麼年齡可以說什麼話,蘇遠山對自己的年齡優勢拿捏得很準確。

    “我不希望因為與其他企業的合作,而破壞我們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合作伙伴關係。並且……我大概能猜到,貴方目前的資金狀況並不良好。”

    文森蒂便輕輕咳了一聲。

    再是神經大條的西方人,也不樂意聽到人家指著鼻子說你丫現在沒錢。

    但蘇遠山說的也是事實。

    在蘇遠山的“忽悠”下,德儀先是花了十億美刀收購了星海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沒過多久又花了四億美刀入股了遠眾eda。

    這些錢花的心疼不心疼?心疼,但值不值?

    簡直不要太值了!

    星海和遠眾eda都是尚未上市的高科技明星企業,一旦上市,市值說翻十倍太誇張,但翻個三倍五倍那是一點問題沒有。

    特別是星海,作為第二大股東,當星海接連完成和sony的合作,又推出手機後,德儀一干人恨不得貸款都要追投進去。

    星海如今左手一個無繩電話,右手一個移動手機,再加上一個出身att高管的ceo……

    只要稍微對移動通訊有點信心的人都會想到這家企業會有多麼光明的未來。

    “所以,新成立的晶圓廠,貴方可以不用出資,也不用搬現有的生產線,而是以技術佔股的形式來完成合作。”

    蘇遠山說完,望向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