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斤論兩花花帽 作品

第182章 燕家十九姑娘

    “瓦旦人繞過雍州,直取晉州,太子殿下與瓦旦人達成了盟約,”

    善琦大聲道,“瓦旦這才退兵。”

    “太子給了什麼條件?”

    林逸問。

    下面眾人鴉雀無聲。

    最終齊鵬推著輪椅上前道,“梁國每年給瓦旦一百五十萬兩市賞。”

    “自己搶錢固然來得快,還是不如細水長流,何況,他們也沒本事直抵安康城,瓦旦人倒是還算聰明,”

    林逸接著道,“繼續探查消息,估計啊,不止市賞這麼簡單。”

    齊鵬與王慶邦同時拱手應了。

    春耕結束。

    三和的天氣愈發熱。

    熱的許多部落人丟下家裡的窩棚,拖家帶口跑山上去了。

    根據經驗,山上的蚊蟲雖然多一些,但是肯定比山下涼快。

    但是,那些參加了三和衛所的部落人就沒有那麼好命了。

    因為他們,三和衛所一時間擴充到了三萬人。

    三和衛所每日例行五公里負重,不少人都叫苦不迭。

    不如在邊境打獵,每日無拘無束來的快活。

    但是,又不能隨意退出。

    在三和,這叫“逃兵”。

    凡是逃兵,依例送去修路。

    只有極少數人才敢冒這個險。

    當然,在許多人看來,最舒服的還是那些象兵,象兵每天做的事情只是喂喂大象,摸摸大象的鼻子,偶爾訓斥兩聲。

    啥也不幹,每月就能領月錢。

    善琦的家眷是跟著南州的大船過來的。

    男女百十號人,站在大船上看著在江邊洗澡的大象,嚇得掩住了嘴。

    跟小山堆似得,太嚇人了。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未見過這樣的怪物。

    “給老祖宗請安!”

    善因跪在被一群婦人簇擁著的老太太跟前,腦袋著地。

    “這聲音好熟啊。”

    善琦老母親老眼昏花,睜開不睜開都是一個樣子。

    善因的母親笑著道,“老祖宗,這是我那不成器的孩兒。”

    老太太恍然大悟道,“善圖啊.....”

    善因臉上一窘,但是又接著笑著道,“老祖宗,善圖是你兒子。

    我兒子是善因,您的玄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