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 作品

第404章 從山體中鑽出的青銅(4000)

    聽到諸葛亮的話,吳良自是立刻抬頭向頭頂上方望去。

    他看到了一抹金黃的色澤,那是一條自洞穴頂部的山體內延伸出來的大概三寸長的一根略有些彎曲的金屬條。

    這根金屬條大概只有吳良的食指那麼粗。

    末端逐漸變得纖細起來,看起來就像一條從山體中長出來的由粗而細的小尾巴。

    “公子,此物可是黃金?”

    看到金屬條上呈現出來的金黃色,于吉那雙老眼當即亮了一下,連忙一臉希冀的湊過來問道。

    “不好說。”

    吳良不置可否的道,隨即又對典韋說道,“典韋兄弟,勞煩你將我舉起來,我要靠近一些進行查驗。”

    “諾。”

    典韋應了一聲走上前來。

    如此一彎腰一起身的功夫,便已經輕而易舉的將吳良扛在了肩膀上面,使得吳良的天靈蓋幾乎快要頂住洞穴頂部的岩石。

    眾人早已對典韋這異於常人的怪力見怪不怪,自是沒什麼好震驚的。

    而吳良也是立刻開始仔細查看那根金屬條的情況,如此多看了兩眼之中便已經得出了結論,極為確定的對眾人說道:“這不是黃金,而是尋常的青銅。”

    其實很多人對青銅都有一些誤解。

    基於“青銅”這個名稱,不少人便會自作主張的認為青銅便應該是青色或綠色的。

    但實際上,剛剛煉製出來的青銅是金黃色的,色澤與黃金極為相似。

    也正是因此,青銅在古代一直被稱為“金”或是“吉金”,而也是基於這樣的稱呼,後世考古界對於漢朝朝廷一言不合就“賞金幾千金”、“家屯幾萬斤黃金”的記載一直存在另外一種猜測,那就是漢朝朝廷賞賜的“金”未必是黃金,那些“家屯幾萬斤黃金”的土豪擁有的也並非是黃金,而可能是青銅。

    這種猜測其實也並非沒有道理。

    畢竟後世考古界發掘的漢墓,的確沒有發現過可以以“萬金”作為計量單位的陪葬黃金,就連吳良穿越之前已知的發掘黃金數量最多的“海昏侯墓”,後世考古專業也僅僅只是在墓中找到了一百多公斤黃金,著實與歷史文獻記載中的“家屯幾萬斤黃金”相去甚遠。

    原本,吳良也覺得後世考古界的這種推測有些道理。

    直到吳良親自參與了梁孝王墓、廣川王墓與海昏侯墓這三座漢墓的發掘之後,這種推測才終於被推翻。

    作為親歷者,他可以很肯定的說,“家屯幾萬斤黃金”在漢朝的那些個諸侯王爺那裡,真心不是什麼稀罕事。

    而後世考古界之所以沒有找到那些黃金。

    主要是因為歷經兩千來年,漢墓基本上都被盜過了而已。

    呂布盜過,曹老闆的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盜過,再加上屢次改朝換代,就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蟊賊肯定也光顧過,而且恐怕不止一次、不止一撥人光顧。

    以至於到了後世,考古專家們基本上連喝湯的份都沒有了,能找到一些遺漏的邊角料都可以算是運氣爆棚。

    反正樑孝王墓、廣川王墓和海昏侯墓中的黃金是怎麼沒的,沒有人會比吳良更清楚了。

    就連海昏侯墓為何沉入水底,又為何多給後世留了一些邊角料,使其成為後世考古界發現黃金數量最多的漢墓,吳良亦是一清二楚。

    也是因此。

    吳良更清楚的是,他和瓬人軍真心不適合在歷史上留下姓名,就叫他們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就完全可以了。

    而曹老闆作為最大的受益者與指示者,這口鍋也理應由他來背,反正吳良不背。

    又想的有些遠了。

    吳良連忙晃了晃腦袋回過身來。

    卻聽於吉接著又有些不甘心的問道:“公子,就算這是青銅,恐怕也不可能是普通的青銅吧,否則色澤又怎會如此新鮮?”

    “老先生果然有些見識,這次總算說到點上了。”

    吳良讚許的看了于吉一眼,點頭道,“青銅是一種極容易受到侵蝕的金屬,因此我們平時見到的一些上了年份的青銅器,通常都會有一層青灰色或青綠色的氧化層,基本不可能保持青銅剛剛煉製出來時的金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