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 作品

第213章 共處一室(4000)

    這個高大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壽曹道”的左護法,喚作黃景。

    而“壽曹道”的“大賢天師”,則叫做孫寶。

    孫寶原是青州最東邊的東萊郡的一個漁夫,黃巾軍作亂的時候,他也與村裡的十來個漁民趕往樂安國投奔此處的渠帥司馬俱,希望能混口飯吃。

    哪知司馬俱見他是個侏儒,竟全然不將他放在眼裡,最終只收了同行的其他漁民,反將他趕出了營帳。

    孫寶無處可去,只得在樂安國乞討為生。

    後來曹老闆派遣夏侯淵前來青州平亂,輕輕鬆鬆將司馬俱給滅了,黃巾軍死的死、逃的逃,活下來的又都被曹老闆生擒了去,最終編製成了曹老闆麾下的“青州兵”。

    待曹老闆走後,樂安國很快便又陷入了無官府管制的混亂狀態。

    別看孫寶個頭不大,卻是個善於審時度勢的人。

    在這種狀況下,他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在“太平道”的基礎之上,另起爐灶創立了一個“壽曹道”。

    接著又將張角所用的“符水治病”換成了同樣比較有群眾基礎的“丹藥治病”,無償為當地百姓治病,稍見好轉的便說是自己的功勞,四處鼓吹為自己造勢,若是治不好,便又說是作孽太多陽壽已盡,因此無力迴天。

    如此操弄了兩年,孫寶在樂安國一帶總算混出了些名堂,“壽曹道”也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這是孫寶的野心才終於顯露出來。

    他立刻藉助傳道之名在千乘縣城內舉辦祭祀,聚眾將這座早已看好的“浮屠仁祠”佔為己有,定為“壽曹道”總壇。

    自此“壽曹道”正式在樂安國立住了腳。

    見“壽曹道”已經有了一些勢頭,官府與當地士族此前已經吃過了黃巾軍的虧,因此都不敢與“壽曹道”交惡,甚至還會獻上些貢獻與他打好關係以求自保。

    於是“壽曹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很快便在這一帶將信徒發展到了一萬。

    但隨著信徒數量的增多,支撐下去所需的物資也越來越多,孫寶也漸漸覺得有些力不從心,此時黃景主動前來獻策。

    黃景原是當地的一個寒門子弟,雖然不像劉備早年那樣窮困潦倒依靠編制草鞋為生,但亂世之中日子也過得十分艱難……

    他的優勢在於受過一些教育,心思與見識強於漁夫出生的孫寶。

    在他的建議下,樂安國才出現了“陰兵過境”的詭事,如此不但解決了“壽曹道”的物資問題,還令“壽曹道”的信徒數量進一步增加,發展到瞭如今的幾萬。

    於是黃景被孫寶任命為“壽曹道”左護法。

    地位與權力僅次於孫寶這個“大賢天師”。

    隨著“壽曹道”的勢力逐漸擴大,孫寶的野心也在逐漸膨脹,開始謀求向樂安國之外滲透擴張。

    這時,又是黃景勸住了他。

    黃景以此前的黃巾軍為例,為孫寶剖析了其中的厲害關係:如今“壽曹道”之所以無人過問,是因為各路豪強正在互相爭鬥鉗制,無心顧及樂安國這個小地方,倘若“壽曹道”進一步擴張,難免便會觸動各路豪強的利益,屆時定會率兵前來征討。

    因此,“壽曹道”應停止擴張,先在此處培養出自己的武裝力量,儘可能自保的同時,再左右逢源才可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倘若貿然擴張,等於自絕生路。

    孫寶認為黃景說得有理,於是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安心在樂安國做自己的山大王。

    自此之後,黃景也更受孫寶器重。

    幾乎將“壽曹道”的諸多事物都交給了黃景打理,自己則當起了土皇帝,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

    即是說,現在“壽曹道”其實由兩人掌控。

    一個是“大賢天師”孫寶,另外一個便是“左護法”黃景。

    至於“右護法”聞人昭,她不過只是關了一個職位,手中並未掌握實權。

    不過孫寶與黃景也不能完全無視於她。

    只因聞人昭乃是千乘縣內最大的門閥聞人家的女公子。

    聞人家近代比較有名的先人叫做“聞人襲”,曾像曹老闆的父親曹嵩一樣官拜太尉,那可是真正位列三公的大人物,掌管東漢軍務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