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 作品

第六百一十七章 袁紹的政治智慧(4000)

    另外。

    據吳良所知,幷州刺史的身份也是個問題。

    中平五年之前,幷州刺史還是一個叫做張懿的人,後來張懿在抗擊胡人的時候戰死,刺史一職便由呂布的前前義父丁原繼任。

    再後來董卓利誘呂布殺了丁原,之後的一段時間幷州刺史換成了誰就不好說了。

    不過現在。

    幷州已經成了袁紹的地盤,據史書記載,袁紹在得到幷州之後,為了穩定局面立刻便將自己的侄子“高幹”任命為幷州刺史,而“高幹”也並未令袁紹失望,他在幷州期間政紀卓越,有許多幷州遊士都前來依附於他。

    並且在後來的官渡之戰中,“高幹”還為袁紹提供了十分可觀的糧食與兵士補給。

    所以現在的幷州刺史應該就是“高幹”。

    而袁紹與“高幹”之間應該也不會存在什麼嚴重的信任危機,正常情況下斷然不會跳過“高幹”給晉陽令張梁送來羽檄。

    除非。

    羽檄中提及的事情並不正常。

    最起碼應該不是正常意義上的政事軍令,而可能是一些不能夠教太多人知道的秘事,甚至可能是袁紹不希望真正的“自己人”染指的髒事……

    與此同時。

    “兩位使者舟車勞頓辛苦了。”

    左慈亦是很快反應了過來,一邊將那雞毛竹筒接了過來,一邊對兩名信使笑道,“二位稍安勿躁,來人!即刻為二位使者備下酒菜好生招待,待我看過信件寫下回執之後再出來相送!”

    “諾!”

    一名軍官應了一聲,走上前來對兩名信使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請隨我來吧。”

    兩名信使面露為難之色,他們顯然有些著急,卻又不好拂了左慈的面子,只得點頭說道:“還請張縣令快些準備回執,若是誤了事,我二人回去怕不好交代。”

    “二位放心,張某心中有數。”

    左慈微微頷首。

    隨即那兩名信使便跟著軍官去了後院,而左慈則回過頭來看了吳良一眼,用眼神詢問吳良的意思。

    吳良則衝他努了努嘴,示意先進入書房避開外人再說。

    ……

    片刻之後。

    左慈屏退了左右,書房內便只剩下吳良、典韋與左慈三人。

    吳良已經看到了張梁此前說過的那塊匾額,暫時卻並未急於去取藏於匾額之後的甲骨文獻,而是從左慈手中接過那個雞毛竹筒,一巴掌拍碎了上面的封泥。

    竹筒中掉落出來一小卷簡牘。

    對於簡牘中的內容,不只是吳良好奇,左慈心中也同樣十分好奇,見吳良將那簡牘撿起來,他的脖子也微微側傾了一些,目不轉睛的盯著簡牘。

    不過礙於典韋的威嚴。

    他到底還是與吳良保持著距離,不敢輕易湊上來。

    在搞清楚究竟什麼情況之前,吳良並不打算與左慈分享簡牘中的內容,轉了個身避開左慈的目光才將簡牘攤開細細品讀。

    簡牘中的文字雖然並不算多,加在一起大概也就百十來個字,但這些文字呈現出來的內容卻是將吳良嚇了一跳。

    原來袁紹已經收到密報,董卓舊部李傕、郭汜徹底鬧翻,在長安城內相攻數月之後,漢獻帝已經在李傕的原部將楊奉與董承等人護送出了長安,脫離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一路東行逃到了安邑(今山西運城)一帶。

    而袁紹則在羽檄中命令張梁秘密召集一批人馬,喬裝成災民前往安邑“迎接”漢獻帝劉協,無論付出何等代價,都務必將劉協暗殺於安邑……

    “這……”

    吳良心中震驚。

    對於李傕、郭汜鬧翻,漢獻帝劉協出逃的事情,雖然比史書記載中的時間提前了一些,但卻並不令吳良感到意外,畢竟自他穿越之後許多歷史事件都已經提前或是改變,這或許是蝴蝶效應帶來的結果。

    但袁紹居然要派人前去暗殺劉協,這卻是吳良從未想過的事情。

    因為關於這件事情,正史之中是這樣記載的:

    早在袁紹打敗韓馥得了冀州時,他身邊的一位叫做“沮授”的謀士便曾獻策,請求袁紹趁得勢之際集合百萬大軍,前往西京將漢獻帝劉協接回洛陽,到時便可挾天子號令天下,征討未服,大事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