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魚之樂 作品

第492章 吳良的計劃(4000)

    “對於一道美食而言,的確是個難得的好名字……”

    眾人聞言亦是紛紛咋舌讚道。

    不論是如今還是後世,只要是稍微有點見識的人,對“太歲”之名都絕不陌生,其中將這個節奏帶的最大的便是秦始皇,相傳他在世的時候苦苦追尋的長生不死藥就是“太歲”,可惜直至死去都不曾如願。

    然而“太歲”真的存在或存在過麼?

    這個問題哪怕在後世也依舊是個未知數。

    有學者認為“太歲”其實是由粘菌、細菌和真菌三類菌構成的一種稀有的聚合體,甚至新聞報道中還總有人挖出了“太歲”的奇聞異事。

    然而在真正有資格來評論此事的生物學家,“太歲”的存在、作用與功效依舊是一個未知數,那些新聞報道中出現的“太歲”,也未必便是天朝古代文獻與傳說中多次出現的“太歲”。

    另外但據吳良所知。

    “太歲”最早出現是根本就不是什麼仙藥,而是一種天朝古代的星象大師假設出來的天體。

    此事還要從天朝最古老的“歲星紀年法”說起,人們常在歷史書上看到的一些“辛丑年”、“子未年”、“辛亥年”便全都是“歲星紀年法”的產物,甚至知道民國時期,“歲星紀年法”依舊是天朝最為主流的紀年法。

    也是到了近現代,天朝逐漸與世界接軌,才引入了與西方世界一致的“公元紀年法”,以至於“歲星紀年法”的使用率已經越來越少,即使如今購買的掛曆上其實還標註了“歲星紀年法”的年份,在網上查詢時間也同樣會有“歲星紀年法”和農曆日期,但還關注與懂得這些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而在“歲星紀年法”中,由於歲星的運行方向是由西而東逆時針方向而行,與實際生活由東而西的習慣不合,天文家為了方便,就找出了一個與歲星反方向而行的“假歲星”,叫做太歲,與十二辰配合起來用以紀年。

    而在“歲星紀年法”中,因為“太歲”與真正的“歲星”相逆,因此太歲的所在也是大凶的象徵,明確提到“太歲”所在的方位乃是大凶之位,切記不能動土,否則必將禍患無窮。

    這便也是人們常說的“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

    甚至歷史記載中便曾出現過“太歲頭上動土”從而導致家破人亡的案例,自秦之後幾乎每個朝代都有相似的事件,秦朝以前則可能還是因為“焚書坑儒”毀去了大量史書,因此才沒有背後後世考古發現,否則秦始皇又怎會有尋“太歲”的舉動。

    而這些案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這些苦主都從地下挖出了似肉非肉、似草非草、似菌非菌的“太歲”。

    因為在“歲星紀年法”中曾提到過,太歲到了哪個區域,相應的在哪個方位地下就會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它就是太歲的化身,誰在這個方位動土就會驚動太歲,便會招致災禍降臨。

    所以……

    吳良果然又要裝神弄鬼了,只是這次的手段略微曲折了些。

    他若不明說出來,旁人還真不容易猜到。

    不過要的便是這個效果,假如旁人一猜便能夠猜得出來,那便是失敗的“裝神弄鬼”,很容易便會被識破。

    “公子,你這‘太歲’應當如何食用,是蒸了還是煮了,亦或是烤了?”

    于吉還在想著吃的事情,腆著一張老臉眼巴巴的問道。

    這年頭甭管是肥肉還是瘦肉,只要是肉便沒人回去挑,畢竟尋常百姓好幾年也未必能嚐到一點葷腥,更不要說有人連飯的吃不上。

    而於吉雖然跟了吳良之後時常有肉吃有酒喝,但這個傢伙最鍾愛的便是不怎麼需要牙口的肥肉,幾乎到了見著肥肉便走不動路的地步,尤其看到吳良的“太歲”色香俱全,自是被勾出了饞蟲。

    “這玩意兒可不是給你吃的,尚有大用,你若真想吃,待日後回了陳留,我再給你做一些出來嚐嚐便是。”

    吳良笑呵呵的道。

    聽了這話,眾人自是又露出了不解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