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權秦舒柔 作品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太不厚道

    當時皇帝只驚歎兩人用心盡責,沒往別的方面想。

    如今想來,兩人是深藏不露啊!

    三人如此分析了一番,得出一個結論,三人一致認為,魏鴻和魏彥才是這次謀反的主要推手。

    擒賊先擒王。

    到時候真打起來,首先對付的就是這兩個人,諸侯王們沒了主心骨,諒他們也掀不起什麼風浪來。

    事情是搞清楚了,接下來,便是跟秦勝說一下如何準備迎戰之事。

    身經百戰的秦勝,與皇帝、蕭權的觀念是一致的,他認為戰場應該設在遠離村落之地,避免傷及百姓。

    所以,首要任務是搞清楚諸侯王們什麼時候出兵,秦勝好提前在牧雲州往京都的方向進行埋伏。

    甄好和白起已經打入諸侯王內部,相信他們很快便能傳回消息。

    時間方面還得等。

    至於兵器,秦勝聽說要用槍支,說實話,他不由愣了一下。

    槍支是好用,也能讓秦家軍在戰場上取得很大的優勢。

    可秦家軍人數眾多,蕭權哪裡去搞這麼多槍支?

    製作槍支是需要大量人力的吧?

    這幾個月以來,可沒聽說過蕭府擴招人什麼的。

    難道蕭權神不知鬼不覺地在蕭府把槍支給造好了?

    同樣有疑問的還有皇帝,但與秦勝相比,皇帝則覺得沒有那麼奇怪。

    蕭權這個人行事作風向來讓人捉摸不透,他什麼時候造槍支,如何造,皇帝雖好奇,卻也沒那麼好奇。

    他不會想著為這事特意問蕭權。

    反正蕭權說遭,皇帝便相信。

    要用的時候,蕭權拿得出來就行了。

    對皇帝來說,過程不是那麼重要,畢竟蕭權說了,槍支的製造,只有木謹懂,而木謹是西域人,人家願意為大魏造槍支已經很不錯了,沒理由還想著連人家的技術也要學過來。

    人家願意給你一筐雞蛋,你卻連人家的母雞都想一併抓走,這樣太不厚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