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風歸 作品

第229章 取捨之道

    代表黃河的溝渠很快便成形,畢竟不是很大的工程,只是縮略還原而已。

    當連接後苑雁池的閘口被放開時,池中之水便傾瀉而出,順著葉安等人挖掘的溝渠形成一道溪流,雖然遠不能與黃河比擬但奔騰而出的場面依舊讓人驚歎,水花打溼了眾人的鞋襪,趙禎和李端懿興奮不已。

    在溝渠的兩邊還有木質的房舍,代表良田的阡陌線條,以及青草裝飾的禾苗,遠遠望去惟妙惟肖,連劉娥都覺得不可思議。

    但池水很快便渾濁起來,這道溝渠完全是在泥土中挖掘,剛剛內侍已經提醒過葉安等人,若是希望挖掘一條曲水流觴的小溝渠出來,下面是要墊上鵝卵石的,如此泥土才會堅固不易被池水衝擊走。

    也是在這個時候,趙禎和李端懿明白了黃河多泥沙的原因,當然更重要的是葉安不斷的把上游的泥土踢到水中,小塊的泥土在水中很快消失,而大塊的則是在水流的衝擊下不斷的翻滾前進,越來越小,越來越密…………

    葉安看著小皇帝和李端懿眼中的不甘。

    在趙禎眼中,這小小溝渠便是大宋的黃河,每當池水衝擊之下,溝渠中的水氾濫到土地邊上的時候,他便能聯想到黃河兩岸的災民。

    葉安笑道:“官家,現在可以開始構築堤壩了,試試看?”

    於是倆個少年人開始維護起自己辛苦的“勞動所得”,用他們認為最堅固的辦法來修建堤壩。

    很快帶有石塊的堤壩就出現在溝渠“兩岸”但葉安並沒有打算放過他們,而是用鏟子破壞了上游的閘口,地勢較低的溝渠瞬間迎來了池水的巨大沖擊力…………

    大量的泥沙被裹挾著衝擊而下,溝渠越來越渾濁,溢出了他們幸苦修建的堤壩,最終在溝渠兩岸形成了一大片的洪泛區。

    這在劉娥的意料之中,但藍繼宗和陳琳卻怒不可遏,在他們看來這麼做對於官家來說太過殘忍。

    若是要講水患,就好好的講,非要一次次的打擊官家作甚?

    看著依舊倔強清理淤泥的趙禎,葉安沉聲道:“官家,淤泥是清不乾淨的,因為上游會有源源不斷的淤泥衝擊而下,氾濫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

    “那若是上游沒有淤泥呢?”

    葉安搖了搖頭:“不會的,這是土質所決定,樹木越少,土地上的泥沙越容易被河水帶走,唯一的辦法就是多植樹,保護水土以防流失,但上游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