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 作品

第557章 意氣風發的曾布!

    李秉常興致勃**來:“這樣就太好了,要不就在下個月,挑個好日子,咱們將事情給辦了?”

    歐陽辯搖搖頭:“還得等一等。”

    李秉常愣了愣:“還等什麼呀,國內應該沒有阻礙了才是啊。”

    歐陽辯微笑不語,他的眼光看向東南方,哪裡是宋朝的京畿之地——開封。

    ……

    在西夏大刀闊斧改革之時,宋朝也在發生一場意義深廣的改革。

    熙寧十年,趙頊曾布、王珪校勘《唐六典》。

    元豐元年,在曾布、王珪的協助下,趙頊開始對職官制度作改革。

    宰輔制度恢復了唐三省制規模,以尚書左、右僕射為宰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行侍中之職,右僕射兼中書侍郎,行中書令之職,藉以發揮中書揆議、門下審復、尚書承行的職能,實際上權歸中書。

    同時,參知政事改稱中書侍郎、門下侍郎和尚書左、右丞。

    同年五月下令,凡省、臺、寺、監領空名者一切罷去,使各機構有定編、定員和固定的職責;

    許多機構便或省或並,如三司歸戶部和工部,審官院並於吏部,審刑院劃歸刑部。

    過去“官”僅用以定祿秩、序位著,此次改革,一律“以階易官”,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共為二十五階,此後,升遷、俸祿等都按新定的《元豐寄祿格》辦理。

    到了八月的時候,改制基本完成。

    八月的汴京秋高氣爽,萬里碧空無雲,御花園裡的秋色怡人,在御花園中散步的趙頊,看著入眼的黃葉,心情沒有很開心,反而有點悲寂寥起來。

    改制是完成了,但行政效率沒有提高,甚至比過去還顯得拖沓。

    趙頊感覺有些後悔。

    但由於冗員和冗散機構的裁撤,節省了兩萬緡的開支,他又頗感安心。

    總算是有點安慰吧。

    不過大宋終究還是時運不濟,熙寧八年的五路伐夏慘遭失敗,這一戰讓大宋元氣大傷,還沒有兩年的時間,又迎來了大災禍。

    熙寧八年七月,黃河決口,在澶州曹村,向東匯入梁山泊,分為二道,南入淮河北入海,遭災的地區涉及四十五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