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頭上的貓1 作品

第125章 改革從來不易!

    改革裡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後世歐陽辨看史書的時候,有人說,中國人屈從於暴力,但拙於制度創新。

    這句話是有些道理的。

    中國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改革有十幾次,大的改朝換代也有十幾次。

    十幾次改革大都失敗了,而十幾次改朝換代都獲得了成功。

    當然,在歷史上,改朝換代的努力遠不止這十幾次,但畢竟有這麼十幾次大成功。

    改革當然也不止這十幾次,可是卻大都失敗。

    也就是說,你要創新制度不行,推翻卻可以。

    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這個道理在什麼地方呢?

    從某種角度來看,改革是利益調整,會觸犯一些既得利益,這是各國都遇到的問題,不足為怪。

    所以,改革到底需要什麼?

    歐陽辨對此苦思了許久,得出了兩個結論。

    搞改革必須有兩點,一是要有足夠的權威,我搞改革侵害了你的利益,你也沒有辦法反抗我;

    二是如果權威不夠,就得有足夠的補償,我剝奪了你的一部分利益,給你補償。

    當這兩點都沒有的時候,就麻煩了。

    皇權時代的改革,改革者要面對兩大反對勢力,一是既得利益者,二是皇權本身。

    沒錯,支持變革的皇權本身也是反對勢力。

    不信你看看宋朝的變法。

    范仲淹的變法和王安石的變法,一開始皇帝是支持的,但皇帝一旦產生猶豫,他們轉身一變就會成為改革的反對者了。

    相對於兩大勢力來說,改革者從來都是弱勢者。

    歐陽辨是個膽小的人,他剛剛到宋朝,即便是身為歐陽修的兒子,但他依然不敢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然而瞭解越深,接觸的人越多,他就知道有些事情他不幹也得幹,只要他在乎,他就得去幹。

    可憐的小石榴,執拗的王安石,冷麵的包拯,嘴炮歐陽修,幾個擁有怪癖的哥哥,不務正業的母親,可愛的小王堇……

    既然要變革,皇權本身就不是可以太過於依賴的。

    歐陽辨不想犯其他變革者所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