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605章 態度曖昧

    發生在悉尼的民間暴動持續了幾天時間,隨後由新南威爾士州英國皇家金礦場主協會,皇家牧場主協會,皇家羊毛商人從業者協會等十多個白人右翼民間組織出面,組建了“新南威爾士州緊急狀態委員會”,對外宣稱恢復法治與秩序,恢復民生。

    但是從緊急委員會組成人員就可以看出,這完全是白人右翼保守勢力的大本營,一個篡權上位的非民選組織,根本不具備法理上治理新南威爾士州的基礎。

    緊急狀態委員會主席由摩根-麥克勞瑞出任,副主席包括前任州長斯蒂文斯,前任議長亨利,保守派重量級人物麥凱蘭與麥金尼斯-彼得斯,全都是右翼保守派大人物。

    暴動事變發生後,維多利亞州和塔斯馬尼亞州在第一時間內表態;

    率先承認並歡迎看到新南威爾士州出現秩序的曙光,對恢復該州平穩局勢深具信心,對具有領導能力和廣泛影響力的前政治人物出任緊急狀態委員會重要職務表示歡迎,並願意與其一道,致力於在新南威爾士州恢復法律秩序云云。

    隨後不久

    昆士蘭州,西澳州和南澳州對此先後表態;

    對發生在悉尼的嚴重暴亂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對受害者致以沉痛哀悼,呼籲盡最大努力恢復法律和秩序,將施暴者繩之以法,呼籲建立澳洲聯合法庭,體現法律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徹查此一事件中的幕後黑手,所有雙手沾染人民鮮血的罪犯都應該受到嚴厲懲治。

    抱著謹慎樂觀的態度,希望幸存的州議員能夠儘快恢復工作,提前舉行州長及州議會選舉,儘快恢復民選州政府云云。

    1890年7月4日出版的《世界日報》,圖文並茂的詳盡刊登的“悉尼慘案”事件始末,並且將這一殘暴行為稱之為“對大英帝國民選議會制度的嚴重挑釁,是源於中世紀的黑暗暴力傳統,人類民主進程中一道深深的傷疤,即將遭到公平正義的審判。”

    該報道一經刊發,立刻在歐美輿論界引起轟動,尤其是法國英國,美國等輿論就像過了狂歡節一樣,喜聞樂見看到大英帝國被弄得灰頭土臉,紛紛轉載了相關報道,報道評論中極盡嘲諷之能事,一副看熱鬧不怕事大的樣子。

    僅僅兩天之後

    1890年7月6日,昆士蘭州政府便接到了來自倫敦殖民地部的嚴厲申劾電報,責令立刻封禁《世界日報》,加強內部治理,州政府相關人員針對“悉尼事件”不得隨意表態,以免造成有損帝國榮譽的不利影響。

    針對此事,殖民地部將聯合外交部和內政部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剋日赴澳,詳盡調查事件責任人及始末,相關各方皆不得妄動,等待倫敦做出最後結論……

    總而言之

    倫敦的態度是和稀泥,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嚴厲警告新南威爾士州不得單方面改變地區局勢,儘快恢復社會穩定,迅速鎮壓暴動,擇期舉行州長選舉……

    對昆士蘭州則是嚴厲警告不得生事,做一個安靜的鄰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