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72章 世界補鍋匠

    這裡多說一句;

    大英帝國陸軍籌備的物資給養中,紅河牌罐頭,香腸,澳洲火腿,奶粉,牛奶糖和皮革製品佔有很大份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資。

    截止到1878年10月底,英國陸軍已經集結了超過3.7萬名士兵,虎視眈眈準備發起戰爭,分三路穿過開伯爾、古勒姆,比特勒姆進入阿富汗,目標直指位於坎大哈的阿富汗王庭。

    此次大規模戰爭行動得到國內全力支持,優先級排序最高,決心最大,一切資源無條件的向阿富汗戰爭傾斜,為求一舉建功。

    這是本傑明-迪斯雷利這一屆政府的重大軍事行動,也是主要政績之一,不容有失。

    在這個重要關節點上,誰有閒工夫跑去廣袤的澳洲大陸抓匪幫,那不是腦袋秀逗了嗎?

    更何況在英國政府的戰略考量中,澳大利亞始終放在一個偏僻的位置,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其他地方更急需。

    以目前形勢來看;

    南非殖民地有迅速惡化的可能,英國人和德蘭士瓦的布爾人矛盾積累得越來越尖銳,幾乎達到白熱化程度,戰爭一觸即發。

    歐洲形勢同樣嚴峻

    殘酷的俄土戰爭已進入尾聲,可是下一個熱點又在發酵,德國人不安分的在歐洲大陸到處搞事。

    從巴爾幹民族獨立到敲打奧斯曼帝國,小動作頻頻,搞得英國人煩不勝煩,只能跟在後面到處補漏洞,堵住德國繼續強大的路徑,維持歐洲力量平衡局面。

    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德意志第二帝國誕生,德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第一強國。

    普魯士人獲得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並從法國獲得了50億法郎鉅額賠款。

    按俾斯麥原本的打算,是從此讓法國背上沉重的債務,永遠不能夠翻身,但鐵血首相俾斯麥顯然低估了法蘭西的富庶,激發了愛國熱情的法國人很快湊夠了賠款交給德國。

    普魯士軍隊不得不撤出法國領土,法國人一邊舔舐傷口,一邊迅速與俄國拉近關係,共同抗拒德國人在歐洲大陸的強勢地位。

    法德之間的仇恨進步步升級,矛盾升級,利益尖銳對立,幾乎到了無法緩和的地步。

    而德國人打贏了法國這個最大對手之後,環顧世界,驚訝的發現全世界的殖民地幾乎被英法兩國瓜分完了,還有一些邊邊角角的地方屬於歐洲老牌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和荷蘭,幾乎沒有德國人插足之地。

    簡直豈有此理!

    德皇威廉一世根本無法容忍這種情況,到處搞事兒就在情理之中了。

    人們都說英國是歐洲大陸的攪屎棍,本傑明-迪斯雷利更願意把自己的這個重要職位稱之為“世界補鍋匠”,為了維持帝國霸權不辭辛勞的到處奔波。

    從南美到世界島東端,從非洲南部好望角到蘇伊士運河,從世界島西端到格陵蘭群島,大英帝國的利益遍及全世界,到處都要補鍋。

    試問在如此極端複雜的世界形勢下,誰還有閒心理會澳洲荒僻大陸上的一群匪幫,縱然是聞名歐美世界的兇殘悍匪“野狼”比爾肯,也不值得派上一隻陸軍部隊登陸澳洲。

    他們還有更重要的戰略性任務,比匪徒重要1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