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無牙 作品

第977章時機恰恰好

    幾個月後

    1912年7月30日,扶桑明治天皇駕崩,陸軍大將乃木希典及其妻自殺殉主,以全臣節,全國上下為之哀悼。

    9月3日,持續一年多的意奧戰爭打的雙方精疲力竭,意大利王國與奧斯曼帝國在瑞士洛桑開始和談,可雙方和談底線南轅北轍,壓根兒就談不攏。

    以麵條軍在西非糟糕的表現和意大利王國一貫的大胃口,很難令奧斯曼帝國做出令人滿意的承諾,但不得不說,意大利王國的運氣一直很好,就在和談開始後一個月,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巴爾幹同盟對奧斯曼帝國動手了……

    10月8日-18日,黑山、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四國相繼宣佈對奧斯曼宣戰;

    迫於雙線作戰的巨大壓力,奧斯曼帝國談判代表不得不作出具有實質性意義的退讓,讓意大利人再次討了個巧。

    10月18日16:45,奧斯曼與意大利簽訂《洛桑條約》,意奧戰爭結束:

    條約主要有三項,第一利比亞及愛琴海多德卡尼斯群島12座島嶼,奧斯曼擁有主權,治權屬於意大利。

    第二項,意大利按照利比亞1911年之前的3年總稅收向奧斯曼支付管轄費。

    第三項,意大利承諾尊重當地人民的宗教信仰,不予冒犯。

    意大利原先估計佔領利比亞約需軍費3億里拉。。截止停戰,共耗費17億里拉(相當於白銀5億兩),意大利打光了整個國庫,還借了一大筆外債。

    戰爭期間,奧斯曼帝國一再敦請德國對意大利宣戰,但德國始終猶豫不決,不想破壞德意奧同盟。

    而意大利人一直在邀請大洋帝國參戰,承諾合夥瓜分西亞佔領區,大洋帝國婉言拒絕了,堅決不摻和這趟渾水。

    若原來的歷史沒有改變

    兩年後一戰爆發,駐利比亞意軍幾乎全部調回歐洲,奧斯曼重新佔領了除的黎波里、霍姆斯兩城以外的整個利比亞。

    一戰後,奧斯曼帝國亡國,意大利重佔利比亞。

    面對阿拉伯人民的反抗, 經過十數年的血腥屠殺, 意大利直到1931年底才真正佔領利比亞, 可是沒過多久又是第2次世界大戰,戰後意大利人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被驅逐出利比亞,白高興了一場。

    10月11日, 蓄謀已久的米國人正式對日宣戰,彙集在科羅拉多州的17.8萬美軍(除了炮兵部隊和裝甲部隊以外, 步兵師大部分是民兵, 下同, 不再另行註解)在長達4個多小時的猛烈炮擊之後,以裝甲部隊為先導, 分成東中西三線對日軍展開規模空前的進攻,揭開了第一次美日戰爭的序幕。

    意奧戰爭的硝煙還未散去,歐洲和北美這兩場戰爭幾乎同時開打, 立馬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撇開第1次巴爾幹戰爭不談, 憑心而論, 米國在這場戰爭準備中表現得可圈可點, 達到了發起戰役突然性的目的。

    戰區總指揮是陸軍參謀總長弗雷德-c-安斯沃斯上將,在被大洋帝國一頓毒打的同時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軍隊部署調動,作戰方案制定,嚴密封鎖消息, 打擊敵探,戰前細節準備各方面都堪稱合格。

    陸軍西點軍校在北美之戰後進行了大規模擴招, 以豐富的戰敗經驗做案例,培養了一批合格的陸軍基層軍官。

    再加上經歷幾年的戰爭, 米國民兵也不是最初的新嫩,紀律性和戰鬥力都有顯著提高, 這對日軍是一個壞消息。

    戰爭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日軍從上到下每一級官兵都知道肩負開拓北美的重任,就連一向堪稱“軟蛋”的第4師團也打得很有血性,頂著米國人的密集炮火和重兵集團進攻,在陣地上足足堅持了兩天兩夜。

    而兇悍的第6師團在頂住敵人大舉圍攻的同時,悍然發動6000人規模的白刃衝鋒,一連三次殺退了美軍, 令其在陣地前沿留下了大片屍體狼狽後撤,竟然打的有來有往。

    但是日軍的堅持也僅僅到此為止,美軍裝甲部隊再次上場,在西線突破了第4師團的防禦, 對其造成重創,在整體傷亡超過一半的情況下,第四師團撐不住了,不得不邊打邊撤,向小林獨立混成旅團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