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楚 作品

第39章 不期而遇

    他坐上電梯,在心裡感嘆自己今天的運氣好到不像話,剛好有個空位,還剛剛好在到站的時候醒過來。可等他走到地鐵站口,看到瀑布一樣的雨,愣了一秒。

    地鐵口擺攤的老奶奶仰著頭,看著這個模樣漂亮的大男孩,像是被小偷偷過之後那樣摸遍自己全身,然後懊惱地轉過身,走了沒兩步又轉回來,然後原地對著暴雨發愣。

    她試探性地問了句:“小帥哥,買傘嗎?十五塊一把,很便宜的,最後一把了。”

    然後她就心願得償了。

    樂知時買下這最後一柄不能摺疊的透明傘,撐開之後,剛準備離開,又看見老奶奶低著頭,整理了一下被淋溼的攤布,上面是新鮮的梔子花和玉蘭花,擺得十分整齊,所剩不多。

    瞟了一眼大雨,樂知時停下腳步,蹲了下來,輕聲詢問:“奶奶,這個花怎麼賣?”

    “你買花呀?”老奶奶先是少許訝異,但很快就開始為樂知時介紹起價格來,她的耳垂上戴著的也是新鮮的玉蘭花耳環,說話的時候會輕輕搖晃,散發出淡淡的香氣。

    地鐵站的門口人潮擁擠,大家都很忙碌,步伐匆匆,沒有太多人關心這微不可聞的花香。

    “我全都要了。”

    老奶奶笑得合不攏嘴,替他把花都小心串起來,“是要送給女朋友吧,我給你串起來,可以掛著,很香的。”

    樂知時付了款,很誠實地笑著說:“我沒有女朋友。”

    “哎呀,不可能的,這麼好看怎麼會沒有女朋友。”老奶奶把花又用透明的袋子裝起來,遞給樂知時,“我每天在這裡坐著,你是我見過最帥的小夥子。”

    樂知時被誇得有些不好意思,幫她把攤位收拾了,並一再催促,說暴雨會下很久,讓她趕緊回家。

    看著老奶奶打著一把格子花紋的舊傘走很遠了,樂知時才離開地鐵站,撐著他本可以不用買的透明雨傘,往bsp;上了高中,樂知時時不時會在放假的時候提出要來找宋煜,但基本上都是被拒絕,他也知道宋煜很忙,沒時間陪他玩,所以後來也就不主動打擾了。只是有一次林蓉來看宋煜,帶上了樂知時,但連宿舍都沒有進。

    再後來,他也越來越忙,假期越來越少,更沒有合適的理由來bsp;滂沱大雨下個不停,雨滴打在透明的傘面上,聲音不小,地面已經淹了一層水,樂知時的帆布鞋沒一會兒就溼透了。bsp;時間剛過中午十二點,天黑壓壓的,被烏雲遮了大半天光。來的這麼早,說不定可以趕上宋煜吃飯,樂知時很清楚,宋煜對吃飯很不講究,忙起來就忘記吃,這個時間點如果沒有人催,他吃過飯的可能性也不大。

    他開始幻想宋煜見到自己的模樣,一定會先怪他不提前通知,打亂計劃,然後會擺出一副不太情願的表情,告訴他下次不可以這樣,然後帶他去吃東西。

    快走到樓前,樂知時腳步停了停,換了手提保溫桶,用另一隻手撐傘,手腕有點酸,他交換的時候正好起了陣風,傘差點吹翻,樂知時抬手去穩住傘柄,帽子就被掀走,落在地面,快速地被雨水浸透了。

    樂知時想彎腰把帽子撿起來,可手裡的傘柄和袋子怎麼倒騰都不方便,太累了,他站在原地,仰頭嘆了口氣,忽然看見那棟教學樓下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是宋煜。

    再沒有比這更巧的了,樂知時正要喊他名字,又看見他身邊走出來一個個子嬌小的女孩兒。兩人靠得挺近,宋煜手裡拿著一把黑色的摺疊傘,女生說話的時候一直抬頭望著他,還輕微踮了踮腳,說個不停,宋煜偶爾會點一下頭,簡短地回答兩句。

    說不上為什麼,看見他點頭的時候,樂知時心口突然產生了一點無端的低落感和焦慮,潛意識冒出來,催促著他離開這裡。雨下得好大,落在傘面、地上,無處不在,沒有任何東西躲得過。

    前一秒還為帽子操心的樂知時此時顧不上太多,轉過身,用傘擋住了自己半個背影,步伐很快地離開了這裡,到後來甚至跑了起來。

    他能感覺地面的雨水增多,褲腿已經泡在雨裡,雖然他的上半身還沒有淋到雨,但這種從下而上的溼冷的水彷彿把他纏住了,令樂知時感到不適。慌不擇路下,他從一條小徑穿了出去,試圖找一個方便躲雨,又可以讓他坐一坐的地方。因為他的確有點累了。

    逃跑時,腳步濺起的水花發出了些許聲響,但很快就隱沒在躁動的大雨中。教學樓的屋簷下聚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討論著中午去哪個食堂吃飯的話題。

    “宋煜?你還在聽嗎?”

    宋煜的目光收回來,但眉頭還皺著,有些敷衍地為自己的走神道歉,“抱歉。”

    “沒事,”女生笑得很明朗,並不十分在意,“剩下的我們下午再討論吧,先去吃飯。”她自覺自己這樣的邀約已經十分自然,不太可能會遭到拒絕。

    可沒想到宋煜拿出了手機,低頭撥出了一個電話,然後有些心不在焉地對她說,“我有點事,不吃了。”

    “啊?不吃了嗎?”女生錯愕了一下,又靠近一些,看向宋煜,發現他的注意力已經完全不在自己身上,甚至拉開了一點距離。

    她試圖換個說法,臉上流露出請求的神情,聲音很輕,“那你可不可以送我回一下宿舍?我沒帶傘。很近的,就在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