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後裔 作品

第044章 怒江大峽谷

    第二天一早,我帶著茜茜她們四個便啟程出發,一路向西,直奔雲貴交界。

    龍陵帛書皆因“龍陵”而得名,但究竟龍陵在哪,是誰的陵墓其實無從講起。但既然冠以龍名,必然來頭不小。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當年姒月如和姒狻猊就是在怒江大峽谷裡找到的龍陵,這樣一來,倒是給我省去了不少麻煩。

    怒江大峽谷位於滇西橫斷山縱谷區三江並流地帶,呈南北走向,是從雅魯藏布大峽谷繼續向東南,在雲南境內又是一處地理奇觀之所在。平均深度為2000米,最深處在貢山丙中洛一帶,達3500米,被稱為“東方大峽谷”。峽谷幽靜深邃,怒江奔騰咆哮,令人震撼。沿峽谷的瀘水、貢山、福貢等幾縣境內生活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藏族等少數民族,是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險奇和最原始古樸的大峽谷。

    雙納瓦底至大興地之間,有一段傈僳語稱為“臘瑪登培”,意思是“老虎跳”。峽谷更窄,陡峭石壁高1500米,兩岸距離最窄處只有10米。江邊怪石嶙峋,有一塊黑色巨石穩立江心,雖常受激流衝撞,卻傲然不動。

    在丙中洛以南4公里處,有氣勢磅礴的“怒江第一灣”。江灣臺地上有層層農田、房舍和桃樹林,恍如世外桃源。

    為觀奇景,我們在江灣邊危險的懸崖上流連多時,大自然的奇特之處,簡直是妙不可言。怒江沒有船。驚濤怒浪上小船無法橫渡,上下航行更不成。兩岸居民過江,從前主要靠“溜索”橋。二十一世紀初,政府在怒江上先後建造70多座各類橋。

    尚存的幾條溜索,已全部改為鋼絲溜索,保障各族居民過江的安全。“溜索”已漸漸變成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項目和外來旅遊者獵奇的目標。

    高山、深谷、飛瀑、大江,養育和錘鍊了怒江大峽谷的各民族兒女。這裡居住著傈僳族、怒族、獨龍族、普米族等12個民族。他們勤勞勇敢、粗獷豪放,創造了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頗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他們純樸真誠,熱情好客,在傈僳族、怒族村寨裡,如果有遠方客人到來,不論是哪裡人,都要熱情留宿,拿出美酒美食款待。

    我們在傈僳族村寨裡稍稍修整了一上午,午飯後,便繼續向峽谷深處開拔。當地老鄉本來推薦了我們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藥農作為嚮導,出於安全考慮便謝絕了。不過,他出於好心,送了一條犬給我們。據說,這隻犬曾跟著藥農在深山老林裡出身入死,在危急關頭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

    “呲溜,過來!”那犬還真聽話,屁顛屁顛就跑過來了,茜茜抱起一聞,臉色一變,“這是屍臭?”

    我很是疑惑,不知道茜茜在說什麼,抱著聞了一下,卻被那噁心的味道嗆得直咳嗽,“咦——這狗是不洗澡嘛,怎麼這麼騷?”

    老鄉哈哈大笑,拍了拍我的肩膀,“這個小姑娘說得對,這是屍臭,這狗進過一個墓……”

    “不會吧!”一旁的司馬菁菁嚇得寒毛都倒立起來,忍不住變了臉。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說不定這個墓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我卻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真是天助我也,大叔,那這個墓在哪?”

    “遠得很哪,你們現在過去,至少要走兩天,而且還是得天氣好的情況下,這山裡一旦下雨,就走不了了!”

    我們匆匆告別,帶著那隻狗,直奔山林。司馬菁菁包裡的東西除了下墓用品還有一副鞭子,她的鞭子都是貼身攜帶的,有些東西,放不得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