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陵後裔 作品

第037章 畫皮

    西施,子姓施氏(9月19日出生,農曆八月二十五,公元前503-公元前473年),本名施夷光,春秋時期越國美女,一般稱為西施,後人尊稱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國句無苧蘿村(今浙江省紹興市諸暨苧蘿村),自幼隨母浣紗江邊,故又稱"浣紗女"。她天生麗質、傾國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越王勾踐在對吳國戰爭中失利後,採納文種"伐吳九術(一說七術 )"之四"遺美女以惑其心,而亂其謀",於苧蘿山下得西施、鄭旦二人。並於土城山建美女宮,教以歌舞禮儀,飾以羅 ,教以容步,習於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成,使范蠡獻於吳王。吳王夫差大悅,築姑蘇臺,建館娃宮,置二女於椒花之房,沉溺酒色,荒於國政,而寵嬖西施尤甚。勾踐滅吳後,西施隨范蠡泛五湖而去,不知所終。一說沉江而死,一說復歸浣江,終老山林。

    西施與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四大美女享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之美譽。其中的"沉魚"一詞,講述的就是"西施浣紗"的故事。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慚形穢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如果從西施算起,那要收齊這四大美女的魂魄,就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少說也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了。”我繼續說道。

    “這只是其一。”寧兔子笑道。

    “哦?”我疑惑地看著他,“還有其二?”

    “在這張仕女圖之前,還有幾張類似的。”

    “還有?”

    “是的,由此可見,這是一件系統性的連續工程。”寧兔子說道,“剛剛你也說了,這不是一個人可以作完的事情,恐怕在這些仕女圖的背後隱藏著一個有組織的團伙。”

    我點了點頭,同意寧兔子的觀點。

    “這夥人收集四大美女的魂魄幹嘛?難道他們想復活他們嗎?”我提出了疑問,“可是,即便是借屍還魂,靠著這一縷殘魂也是不夠的,必須要保證屍身不腐,還得要有接近完整的魂魄才行。”

    “畫皮!”

    “畫皮?”

    《畫皮》的故事源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明代末年,太原有個叫王生的書生,偶然在路上遇見一無家可歸的姑娘,這女子生得年輕漂亮,王生見色起意,便把女子帶回家藏進密室每日雲雨。豈料這女子是一個專門吃人心的惡鬼所變,實際上“面翠色,齒巉巉如鋸,鋪人皮於榻上,執彩筆而繪。已而擲筆,舉皮如振衣狀,披於身,遂化為女子。”後來,這妖精被一道士識破,但道士好心腸,覺得“此物亦良苦,甫能覓代者,予亦不忍傷其生。”就讓王生在家門口掛個拂塵,想把她嚇跑就得了。不料這妖精比較好面子,惱羞成怒之下挖了王生的心臟後逃走。道士大怒,“我固憐之,鬼子乃敢爾!”於是運用法術輕而易舉地將其幹掉。最終王生也在他妻子陳氏的努力下死而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