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3章:機會來了!


                 1991年第一季度,小日子的樓市徹底的崩了,當大家發現再也沒人接盤後,以東京為代表的樓市開始暴跌。

  隨後,巨大的地產泡沫自迅速蔓延至小日子全境。

  此時的小日子全國上下一片愁雲慘淡,實體制造業由於連續的貨幣政策的失誤,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而土地和房屋又因為投資者信心受挫,根本賣不出去。

  陸續竣工的樓房,沒有住戶,空置的房屋到處都是,房地產價格一瀉千里。

  再加上政府這邊想要趁機調控房價,出臺了“地價稅”等政策,規定凡持有土地者,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比例的稅收。

  這個政策一出,在房地產繁榮時期囤積了大量土地的所有者,紛紛出售土地,小日子的房地產市場隨即進入“供大於求”的時代。

  幾種因素的疊加,加速了小日子房地產經濟的全面崩潰,導致大量不動產企業及關聯企業破產。

  而當資本市場進一步崩盤後,各路國際資本也不計代價的拋售資產,逃離日本。

  資本市場就是這樣,資產的價值,在於接盤的人願意花多少錢買。

  同樣的一支股票,有人願意出1億買下它,它就值1億。

  沒人高位接盤了,只願意出1萬買下它,它就只值1萬。

  隨著大量的民眾競相割肉離場,整個小日子的股市和樓市隨即進入了“一億”變“一萬”的時代,巨大的泡沫終於被刺破了。

  在這個泡沫破裂的過程中,大量的企業破產,而企業破產必然會導致失業率激增。

  所以進入1991年之後,小日子普通民眾的失業率翻了近三倍,很多加了槓桿或者借錢炒股、炒房的人,幾乎是一夜之間淪為千萬“負翁”。

  即便是老實本分、不玩槓桿的正常購房者,也因為丟了工作,沒了收入,無力還貸,房子面臨被銀行回收的局面。

  不少人受不了巨大的打擊,紛紛走上天台、走進森林...

  就這樣,小日子整個國家徹底陷入了混亂。

  在這樣的情況下,遠威集團終於出手了!

  在周揚和閆耿東的周密策劃下,遠威集團幾十個團隊攜大量的資金入場,以救市的名義,開始收購各大公司的股票和優質資產。

  首先被遠威集團看上的是小日子這邊的高科技企業和大財團,眾所周知,科技企業都是高投入高產出高回報的產業,任何產品的研發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但由於現在經濟不景氣,各大企業都在收縮資金,沒有幾家公司能拿出大筆的研發經費,這就導致很多科技企業陷入了困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