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無水 作品

第1173章 開疆拓土

    除了那些死去的之外,大部分的草原男女都被送進了邊牆之中。

    女的去眾多百姓之家裡放牧,而男丁則是在無休止的幹活。

    修建道路,梳理河道,修建城池等等。

    草原上沿著直道與河流,也出現了不少的城池。

    雖然這些用土坯而不是石頭構建的城池防禦力不高,同時面積也不大。

    可在大草原上來說,那就是比曾經的王庭還要牛逼普拉斯的地方。

    要知道以往就算是匈奴大單于,住的地方也都只是一下雨就會臭氣熏天的牛皮帳篷。

    雖然這些小城池面積不大,最多隻能容納幾千上萬的人口。可裡面都是真正的房子,不是那種下雨天會被燻死的帳篷。

    這種定居生活,相比起逐水草而居住的部落生活來說,這就是文明的進步。

    然而實際上在王霄看來,這些所謂的城池不過是一些定居點罷了。

    好在草原上的科技太落後,而且人也快都沒了,這些定居點不斷的增加,可以有效幫助大漢永遠掌控這裡。

    王霄以直道為骨骼血脈,以各處定居點為支撐,從而將大草原牢牢掌握在手裡。

    這其中,從邊牆出發,一直延伸到遙遠北海的直道,就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渡過北海再向北的話,那就是無邊無際的針葉林了。

    別說漢家子弟,就算是那些標榜為能夠受得了苦寒的匈奴人,也不可能大規模的在那些無邊無際的針葉林裡生活。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以這個時代的科技水平來說,沒有那種生存條件。

    所以直道的最北端,就是修建到了北海岸邊。

    之後漢人們在這裡,沿著北海岸邊修建了一連串珍珠項鍊般的城池。

    有了足夠的人和城池,才算是真正的把這裡納入囊中。

    這幾年下來,草原上的人口比例也是出現了重大變化。

    大量部落的人口因為互相殘殺而消失,更多的人被融入了漢地或者是在工地上勞作。

    現在大草原上反倒是曾經的那些牧民們很難找到,因為被看到的話就會被抓走。

    王霄相信再這麼堅持十年下去,茫茫大草原上,就將只剩下大漢的人。

    現在漢軍已經不再每年春秋兩季出兵掃蕩草原了,修養了一段時間之後,王霄的目光終於是可以看向西域。

    此時對大漢威脅最大的北方,已經差不多算是安定下來了。以後就算是會有什麼叛亂的,那也是漢家自己的事情。

    而東邊的話,那都是茫茫大海。至於海上的那些島嶼,老實說以這個時代的生存條件來講,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移民的可能性。

    人活著需要解決衣食住行方面的基本生存,可在那些海島上開荒的話,什麼生活條件都沒有。至於從陸地上用海船來送,瘋了吧?

    而且陸地上還有大把的土地沒有足夠的人手去佔據,把寶貴的人口送到海島上去對抗饑荒,疾病,當地土著什麼的。不是有毛病還能是什麼。

    那些海島上沒什麼大漢需要的東西,除了偶爾去抓土著回來修路修城池之外,什麼金山銀山的,王霄都不在乎。

    說白了金銀不過是死物,是賦予了它們貨幣價值才有了價值。單純只是為了得到金銀而投入巨大的話,絕對不是一位英明天子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