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拍攝紀錄片

 趙家村。 

 鳥鳴聲隱藏在轟鳴聲之下,空氣中的塵土少了一些,但炎熱的氣息並未退散,反而愈演愈烈。 

 時間正在從初春邁進晚春。 

 山上的樹木越發蔥綠,越發看上去賞心悅目,也越發的增添著神秘的氣息。 

 張浩坐在小院中,一手拿著蒲扇,一手輕撫著小白的頭頂。 

 李思雨依舊下地幹活,拍攝視頻,忙碌著她自己的事業,他也難得休息休息,沒有瑣事煩擾。 

 村中修路的工程還在進行,不過已經漸漸進入尾聲了,他今天出去溜小白的時候,還看到有幾輛混凝土攪拌車前來,還有拉瀝青的車前來。 

 看樣子,最近幾天就要開始鋪設路面了。 

 終於,那擾人的轟鳴聲,還有通行不便的時光要過去了。 

 哦,對,最近小白的食慾越發暴漲,之前採到的那些草藥等等都已經被小傢伙快吃完了。 

 而小白的體型,也從巴掌大,成長為了現在的小臂長,可以說是長勢極其的迅速。 

 這便是【喚山犬】的特點,前期通過草藥餵養,睜眼慢,成長慢,可一旦等到睜眼了,那麼成長起來就快多了。 

 這次要是再帶著小白進山,這小傢伙就能有一番作為了。 

 念及此,張浩將小白抱在了懷中,笑呵呵的逗弄著。 

 自半月前,從鎮上回來之後,他就一直沒有走山,而是在家裡待著,倒不是因為懶,也不是厭倦了,而是在等。 

 走山人並非是一件朝九晚五,每天都要去山上打卡的工作,走山也是需要間隔的,頻繁的走山確實容易採到東西,也容易遇到山寶一類的東西。 

 但對於精神,對於體力都是一個極大的影響,特別是【走山遊記圖錄】當中所記載的走山要訣,其中有一條便是不可頻繁走山。 

 具體原因也是為了保證走山人的精神跟體力,再有便是保持山中的平衡。 

 不過,這也休息了半個月之久,張浩也要開始考慮,下一次進山的時間了。 

 就是要在進山前,他要想辦法搞定一下【山靈土像】的事情。 

 【山靈土像】經過上一次吸收無根之土,得到了些許的成長後,也已經達到了培養靈土的地步,只是培養靈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並非是一蹴而成的。 

 這幾天張浩就在小院內找了一塊地方,將【山靈土像】的一部分深埋在其中,想要試一下,這靈土的效果怎麼樣。 

 但直到現在,靈土都沒什麼反應,想來是時間不太夠,那片土中的雜草,還有樹木也沒什麼太大的變化。 

 這更讓張浩有點摸不清頭腦了,他原本以為古樹能活過來,可能真的跟【山靈土像】有關,但現在看來,可能是【山靈土像】吸收了無根之土的屬性,而無根之土就是“殺死”古樹的具體原因,而【山靈土像】則是陰差陽錯間救了古樹? 

 好像,目前只有這一種解釋了。 

 但無論怎麼說,這都是一件好事,起碼讓他發現了【山靈土像】的另一個作用。 

 這般想著,他腦海中念頭翻湧,進而發散。 

 這時。 

 叩叩叩。 

 “你好,請問張浩先生在家嗎?” 

 門外傳來呼喊聲,以及敲門聲。 

 張浩神情一頓,抬頭相望,接著便起身,朝著大門處走去。 

 打開大門,看著站在大門前的,數名衣著不像是村民,倒像是什麼旅遊隊伍的一些人,其中還有人扛著攝像機,敲門之人手裡還攥著一份好似稿子的A4紙,臉上掛著笑容。 

 “請問,您就是張浩先生對嗎?”拿著A4紙的人笑問道。 

 張浩點點頭:“我是張浩,你們是……” 

 拿著A4紙的人伸出手,自我介紹道:“你好,張浩先生,我們是《走進自然》欄目組的,我叫吳亮。” 

 接著,他轉頭看向身後:“這位是我們的助理,王瑞,還有秦海。” 

 戴著眼鏡,好似面癱臉的男人點頭示意,身旁的那名年輕男子也點頭示意。 

 “那是我們欄目的攝像師,張文。” 

 扛著攝像機的大哥笑著打了聲招呼。 

 張浩滿頭霧水,看著眼前這自稱為欄目組的人,完全不知道對方來找自己的原因,或者說想不到對方過來的目的是什麼。 

 “你們好,你們來找我是……”張浩問道。 

 吳亮笑了笑:“是這樣的,張浩先生,我們《走進自然》欄目組是專門拍攝我們祖國大好山河紀錄片的,就是【舌尖上的九州】,這個你看過吧?” 

 張浩點頭。 

 他確實看過,還是跟李思雨一起看的,每次看的時候口水都流滿地,然後李思雨就會默默的走去廚房,做一頓好吃的。 

 吳亮道:“沒錯,就是那種風格形勢,只不過他們是拍吃的,而我們是拍大好河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