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佳音 作品

第89章: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挽幛懸掛高處隨風搖曳。 

 分落泥土路兩旁的花圈錯落擺放。 

 縱使陽光明媚,卻好似並未給每一寸空氣帶來溫暖。 

 悲慼之意中夾雜著些許喜悅,喜悅之中卻又是道不盡的悲涼。 

 一路走過這由挽幛,與花圈編織出的村中小路,老道默默的看著,一步未停,也不曾停留。 

 一路行至李大娘家門前,入眼便見皆是一抹白,而屋頂換上的嶄新紅瓦刺眼映入眼簾,他腳步頓了頓,並沒有第一時間進去,而是駐足看了好一會。 

 “道長。” 

 老道點頭示意,走進院中,找了個角落,靜靜的看著那院中的棺材。 

 那個年輕人,在醒來後的第四天,離世了。 

 “唉,高林這孩子好不容易醒了,就三天,嘖嘖,真是可惜啊。” 

 此時,眾多村民正圍在一起議論,有從外地趕回來奔喪的,還不知道什麼情況,旁邊也有人在講解。 

 “癱了十多年的人突然好了,替他父母砍了一天柴,做飯,洗腳,給已結婚兄弟姐妹補了紅包,沒結的提前給了。第二天把瓦全部重蓋了,他母親感覺到他要去了,據說當晚在他床邊守了一夜,今天天剛亮呢,他母娘起床開了下門,回來發現兒子呼嚕聲停了,感覺不對,一摸,心已經不跳了……” 

 “這也太……哎!走的也算踏實吧。” 

 聽著村民們的議論聲,老道身形一晃。 

 張浩木錘敲銅鑼之時,他在聽到張浩那句囑託之時,便已然有所預感,只是那時懵懵懂懂,思索了一段時間後才明白其中深意。 

 如今看來,那小子只怕是當時便知道。 

 給人算了半輩子命,當了半輩子的道士,法事也都不知道做了多少場,卻始終沒看不透那小子。 

 “道長,您對這事兒怎麼看?” 

 一旁有村民的聲音傳來,打斷了老道的思緒。 

 老道望著那口棺材,神色頗為複雜,沉默良久後方是感慨道:“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牛批!” 

 一眾村民皆望了過來。 

 便聽老道又無奈說道:“村中有此高人,何必還請貧道來?” 

 村民們一時語塞,但也都牽強笑著。 

 “道長,這我們一開始也不知道不是。” 

 “是啊,我們要知道張家小子這麼厲害,那確實就不找你來了,還讓你白跑了一趟,不好意思啊,道長。” 

 “以後要是有這種事情就直接找張家小子就行,以後絕對不找你了,道長。” 

 老道眼角一抽,險些一口老血噴出來。 

 “唉?說張浩,張浩就來了!” 

 這時,人群中不知是誰喊了句,眾人調轉目光看向門口,老道也同樣如此,看向了那張家小子,三角眼中情緒流轉。 

 門口處,張浩駐足在那裡,表情淡漠,眸子不曾有絲毫情緒流轉,他靜靜的看著院中的一切,不曾有任何的動作。 

 他能做什麼呢? 

 他什麼都做不了,他能做的也僅僅只是受邀參加這場葬禮,罷了。 

 不時有左臂處彆著黑布的村民走出,朝著他恭敬的打著招呼,張浩也一一回禮。 

 “浩子。” 

 耳旁,響起高海的聲音。 

 張浩微微側頭,看著這高大健壯的漢子披麻戴孝,眼眶紅潤,眼球佈滿血絲,似是剛哭過一樣,他微微低頭:“海哥,節哀。” 

 高海笑了笑,只是那笑容中不帶有絲毫笑意,抬眼遙望放在院中的一副棺材:“放心吧,我沒事。” 

 兩人就此沉默,還是高海抿著嘴唇,開了口:“我弟弟……他揹著我們打了口棺材,誰都沒告訴。” 

 “我,我現在終於明白你說的那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了,我終於知道……呼,終於知道我媽為什麼,不讓我攔著我弟弟幹活了,他,他……” 

 話還沒說完,這個漢子就別過頭去,淚珠順著臉頰滑落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