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佳音 作品

第14章:【走山遊記圖錄】的正確打開方式

像是這樣的走山人傳統技藝,【走山遊記圖錄】中還記載了很多。



例如馴獸訣。



根據古籍當中的記載,起源於北方走山人。



據說,正是北方走山人馴化了第一頭狼,這才有了人們現在的狗。



對於這個說法,張浩還是認同的。



畢竟,這是記載於【走山遊記圖錄】當中的事情。



像是走山時的注意事項,古籍當中的記載更是詳細。



例如三葉菱環草,遇到一定要小心,五步之內必有毒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會喪命。



其中的原文為:【遇三葉菱環草,五步內必有毒蛇,需小心】



並且,古籍當中還提到了走山四字決。



嗅,聞,觀,觸。



嗅,可通過嗅土的味道,來辨別方向。



古籍中記載;【向陽土味淡,如牛糞】



意思就是南方向陽的土地,會時刻散發出一股淡淡的味道,這股味道就像是牛糞一樣。



簡單來說,只要掌握了嗅字決,即使讓張浩蒙上眼睛不看路,光用鼻子來聞,就能夠辨別山中路。



聞,便是通過耳朵聽,辨別山中野獸,辨別動向。



簡單來說就是聽聲辨位,能夠在野外更好的保護自己。



古籍中記載:【聞聲,可辮精怪,山靈。】



大意便為,走山人掌握了這種技巧後,可以光用耳朵聽,就聽出走來的是精怪,還是山中靈。



山中靈便是這大山中的一切生物,包括野獸,也自然包括野山參等珍寶。



而精怪……自然也就是那些古代走山人,看到的那些不可名狀,無法解釋的事情了。



觀字訣與觸字訣就簡單的多了。



眼觀六路,即使在漆黑的夜晚,走山人也可清楚看到百米之外的山林,在遇到精怪之時,也可通過肉眼判斷,眼前所見一切是真實,還是虛假。



觸便是通過觸感,通過經驗來判斷觸碰之物是否有毒,是否可採摘等。



這些都是歷代走山人用生命,用代價得出的,極其寶貴的經驗,也能幫助後代走山人尋得更多山中珍寶。



當然,走山人的職責也絕不只是尋山中珍寶。



走山人還有另一個稱呼,叫做“守山人”,真正意義上的守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