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 1154章 妥協的主旋律

  生子當如孫仲謀的孫家老大,還是小兒。

  就連曹老闆,也潛歸鄉里,不敢露面!

  但是,就因為王允趕盡殺絕,所以毒士簡單的一句話,漢室……

  人人可欺也!

  當漢室成為了抹布,才有了曹老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

  沒有王允執意要殺絕西涼舊部,導致大好局面徹底崩壞……

  給曹老闆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在小皇帝面前放個屁!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王允才是三國的真正奠基人。

  而在明朝,莫說首惡,便是動手的小囉囉,也不能正大光明的殺!

  為何?

  自元朝的“政失於寬”之後,原本隱形掌握社會資源的豪門,已經變成了正大光明!

  元朝之後,文人豪紳,就成了另一種形勢的“門閥世家”!

  左右朝政,干涉科舉人員,不過是拿手好戲罷了。

  趙大皇帝杯酒釋兵權杜絕了的門閥,變了另外一種形勢而已。

  文紳,代替了門閥。

  更加隱形,更加難纏,更加毫無廉恥!

  自然也更加可怕!

  細數皇明以來高官,誰家不是良田千頃,僱工數千?

  不敢說絕對,卻也絕對是99.9999%!

  這樣的官,好殺嗎?

  正統朝、成化朝、正德朝……

  動輒數省幾十萬人、幾百萬人一起造反,已經向朱家人宣揚了他們的實力!

  這就是為什麼,縱然老皇帝沒了,只要朝臣妥協,承認新君……

  就算繼任的皇帝,內心恨得要死,卻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因為不妥協——朱瞻基已經給他們打了榜……

  隱忍十年,培養宦官,扶持帝黨……

  在自以為掌握了一切,正要露出獠牙……

  剛剛下了一次西洋……

  船隊回來,就是他的死期!

  成熟了的皇帝,就沒留著的必要了。

  正好,太子年幼,無法理政……

  我等“眾正體國”的大臣,還不是要“為國操勞”?

  於是,群臣堅決反對張太后立襄王為帝的提議。

  就是覺得虛歲只有9歲的朱祁鎮,會是一個“明君”!

  誰讓襄王成年了呢?

  新皇帝年幼,正好大權在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