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1081章 上繳榮光

  因為他們的確在這裡,被大明揍了幾次……

  我就姑且算西方厲害,挨兩次揍,就能摸清楚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查清楚的水文資料吧!

  那麼——渤海、黃海呢?

  要知道——就連大明的親兒子朝鮮,都不知道這裡的海情啊!

  ——弘治時期,朝鮮人崔溥,被颱風吹到江浙附近,就成了天下奇談。

  (前文有寫,寫《漂海錄》的那個。)

  甚至,他的這本書,成了西方名著——《魯賓遜漂流記》的靈感來源。

  只要看過這本書,就不會質疑大明保護環大明海,不準外國船隻航行的事實。

  不要忘了——明代對各個藩國,制定了嚴格的進貢路線。

  這就是帖木爾帝國,逃亡印度,建立國家後,花費百年時間,直到崇禎末年,才重新到達四川邊境的原因!

  (這件事也有論文,之前看過,忘記叫啥了,感興趣的多搜搜,應該能找到。)

  印度來大明不方便嗎?

  就算不走海路,走三宣六慰,也是成熟路線啊!

  (這是我去西北,在蘭州博物館時,特意拍的。

  國家考證的路線,大家總該相信吧?)

  帖木兒帝國東遷後,建立的莫臥兒帝國,為何放棄成熟路線,要輾轉尋找原有道路呢?

  不就是因為——他必須要走——大明規定給他的貢路,才能進貢嘛!

  甚至,在弘治年間,就因為帖木兒帝國,覺得自己守不住沙漠了。

  特意跑來大明進貢,向大明遞交申請,想要換條路線走海路……

  就引來了“貢路之爭”。也稱“貢獅之爭”。

  到最後,也沒得到同意!

  帖木爾只能走陸路!

  就是莫臥兒帝國為什麼直到崇禎末年,朝貢團隊,才再次到達四川的原因。

  連給大明捐輸良馬的帖木兒帝國,都不能更換貢路……

  不就是因為朱家皇帝,不準外藩探明大明道路情況麼!

  (現今也一樣,比如剎得住,軍事基地都是不准它通行的。)

  他們能悄咪咪的偷走華夏典籍——並且還是從山東萊州府偷走——說明他們的船,到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