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崇禎絕不上吊 作品

第757章 王鼎酒宴吐真言

  等到太祖統一天下,官場人員充足之後,就調轉過來了。

  科舉出身,變成了主流。

  而等到三楊主政後,官場就開始論“資格”。

  不是進士,很難在朝堂立足了。

  資格……

  何為資格?

  說白了——有人鼓旗吶喊,便是資格!

  先一步佔據了朝堂的,在朝庇護鄉鄰……

  歸鄉,則開學授徒,以自己的名望,給徒子徒孫增添“光環”,好使他們擠進朝堂!

  連“接連三居科舉,一縣獨霸天榜”……

  這麼荒唐的事,都搞得出來,還有什麼,是他們做不到的?

  最荒唐可笑的,還有那唐寅!

  連必中狀元、必是唐寅所做……都喊了出來!

  以“才”定科舉乎?

  以“名”定科舉乎?

  非也!

  皆以“資格”定之爾!

  但有資格,便能榮登進士,蒞臨三公。

  若無資格,便是那朱家皇室子弟,一樣被排擠在科舉之外!

  王鼎喝乾了杯中酒。

  辛辣在嗓子裡炸裂。

  這種蒸餾酒,最是猛烈。

  (注:目前考古實證,蒸餾酒最晚起源於漢代,唐代開始,已經有了蒸餾酒的完整工藝,宋代時,蒸餾酒已經很成熟了。)

  ……

  魏國徵和張同敞,正互相挨著頭,嘴裡嘀嘀咕咕的,商量著配合的細節。

  而王鼎,則是想著心事。

  永樂爺之後,他們就掌握了國家朝政。

  尤其是三楊主政。

  自此之後,舉人的身份,在朝堂上,已經成為被歧視的理由了。

  王鼎微微嘆息一聲。

  舉人做官……

  士林裡有句俗語——“舉人、舉人、腳踏教諭,頭頂知縣、叫天天不應,放屁屁不響。”

  教諭,不入流。

  知縣,頂天也不過六品。

  這就是舉人當官的上限了……

  做官不看人品,反倒是大講資格!

  可謂正道乎?

  同樣是舉人的出身,不說自己了——那宋應星,何等的人才?

  大明立國至今,進士已有兩萬四千五百餘人……

  這兩萬多人,敢與宋公比肩者,又有幾何?

  有幾個人?!!!

  當官講究論資排輩,唯有進士方為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