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227號命令

  270號命令,對於外界而言,或許只是戰爭史冊上的一個冰冷數字,但對於陳樹生和他的同袍而言,它是一段鮮血與火焰的記憶。他知道,指令的背後,不僅僅只是那些紙面上的文字,更包含著那時領導層的焦慮、苦惱和希望。

  227號決議,是在特殊時期針對特定人群的特殊措施,它對內部空想和錯誤思潮進行了無情的打擊。決議的落地,像是一股澎湃的怒浪,淹沒了所有消極的怯懦與逃避。回顧歷史,關於167師師長的字跡早已模糊,但那種無戰鬥就潰逃的恥辱行為,深深刺痛了蘇維埃的驕傲。

  第二類目標的保守主義者和綏進主義者,正是在陳樹生決心與同志們守衛家園的時候,他們卻急於交換空間以求更多的閒暇。然而,火線上的士兵們心中明白,那是一條不存在的路。斯大林通過227號決議,猶如一聲蒼勁的怒吼,在士兵們心中迴盪——退無可退,戰必須戰。

  第三類涉及到左傾冒進主義問題的,是在戰爭中誇大功績、誤報戰情的軍事錯誤。這樣的行為破壞了軍隊的緊密團結和對戰況的真實把握。227號決議不僅是向政委和指揮員們發出的警告,更是對整個蘇德戰場進行的一次紀律整頓。

  而在那數百萬計的紅軍中,被送往懲戒營的只是寥寥幾千人。這些命令的出臺,不過是蘇聯軍政高層清醒地面對現實,試圖以果斷的手段解決那些擺在眼前的棘手問題。270號命令更是聚焦於核心矛盾,基於戰爭的嚴峻形勢,遏制那些可能讓整個軍隊陷入困境的高層錯誤思想和行為。

  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只想要說一句。

  該!讓你自己總是各種變著法的作死!

  一想起雙方當時決裂的樣子,陳樹生就只感覺到一陣的咬牙切齒,自己怎麼就碰上了那麼一個……

  “當初真的不應該去救他。”陳樹生在心裡面又是一陣的罵罵咧咧,但除此之外他也就沒有其他方面的情緒了畢竟慈父並沒有任何憎恨的情感,畢竟慈父的內心本質也不是什麼壞的,只是在以自己認知當中最好的方式默默的行動而已,於情於理他都無愧於自己身上的責任。

  沒有做錯什麼或者說,身居高位的他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很難用單純的善惡對錯來判斷了,在那個位置上,所有的事情都會被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和角度去解讀,無論後者的本意是否會被蒙上或者賦予一層複雜而又神秘的解讀……這便是高位者所最為無奈的事情了。

  無論他們是否願意,其一言一行都會被人給死死的盯著,甚至會被人給用放大鏡下面來觀察,這樣的情況下……高位者有很多的時候也是無奈的。

  ………………

  “長官,這兩名逃兵。”哨兵的聲音將陳樹生從思緒當中給拽了回來。

  昏黃的太陽光在廢墟的城市碎片當中穿梭,眾人的影子投射在岩石和土堆之間,氣氛沉重而緊張。

  哨兵的呼喚像是打雷般響起,把陳樹生從滿腦子的回憶和決策中突然喚醒。

  在平日裡,逃兵可算得上軍規中的大逆不道,往往是由每個連隊自己處理。然而,陳樹生作為這裡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哨兵還是得向他報告此事。

  逃兵二字,本就是軍中禁忌,是恥辱的代名詞,每提及一次,都能感覺到那種聲音的重量。

  這個詞猶如一塊冰冷的石頭打進了湖面,波紋盪漾開來,帶著冰涼直逼人心。老兵們的表情頓時變得異常複雜,曾幾何時,他們在戰火中互相扶持,共同守望,彼此是最可靠的戰友。

  如今,逃兵的出現,不僅是對士氣的打擊,更是對他們兄弟情誼的背叛。書包閣

  陳樹生看著面前捆綁起來的兩名士兵,他們低垂著頭,眼神中透出恐懼與羞愧。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壓抑的氣氛,就像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讓人感到窒息。將士們抿緊嘴唇,拳頭緊握,目光中的憤怒彷彿要將逃兵鑿成千瘡百孔。

  但陳樹生此刻沒有任何動作,只是靜靜地觀察著眼前的兩名士兵,積聚的憤怒就像被按壓下的彈簧,一旦釋放,結果無疑是致命的。他知道,在這個炮火不斷的戰場上,每個人都是在與死神賽跑。

  每個活下來的士兵,背後都有血和火的故事,逃跑可能是懦弱,但也可能是不得已的苦衷。

  他的目光如同冬日的陽光穿透了濃厚的雲層,尋找著那微小的真相。或許這兩個“逃兵”有他們的苦衷,再苛刻的紀律也難免有例外,因此,在嚴刑拷打之前,他需要聽到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