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花期 作品

第984章 成了她們一輩子的陰影




    說到後面,也不忘記提醒大家,現在大家能夠賺到的紅薯錢、工錢,以及省力和水田種植法,也都是朱家的“功勞”,就是因為他們婆婆想要帶著村裡人一起過上好日子,才帶上大家的。



    要是朱家是自私自利的人,幹嘛要告訴他們?



    直接“僱”他們種紅薯,每年分點紅薯給他們各家各戶,不就打發了?



    “可我婆婆是那種人嗎?我們家是那種人嗎?我們家又不是商人,我們家出的可是讀書人,是‘耕讀傳家’,連族長都親自下了規矩,不許族中子弟經商,誰傻了才會冒著讓族長不高興的風險幹這種事情。”李氏不斷強調著,“耕讀傳家”的人家就是讀書人,既然是讀書人就肯定不能經商,要不能參加科舉。



    他們家小叔子、兩個侄子都是讀書人,他們總不能為了那點錢,害了小叔子、兩侄子的前程吧?



    也是因為這樣,所以她婆婆才會提醒族長,提醒全村的人,不要為了眼前那點利益,跑去經商,害得子孫三代不能科舉,耽誤子孫後代的前程。



    大家又不是窮得填不了肚子,要餓死人了。



    一邊想辦法讓大家能夠填飽肚子,吃得好一點住得好一點;一邊又趕緊辦了啟蒙班,讓大家“讀書有望”,爭取也跟他們朱老家一樣養出一個“讀書人”,養出一個有功名的子孫後代。



    “咱們村口的秀才碑立在那裡,可不是刺激大家的,而是告訴大家,既然我們家能出,那你們家也能出。你們要加油!我娘都親自出馬幫各位調教孩子了,你們也要爭口氣,回去多督促他們!”



    “呵呵呵……不要不信,我家三寶、四寶都在啟蒙班待著,我娘能讓孩子荒廢?瞧著吧,真正的大招在後面了。”



    “你們看現在的日子多好啊,地的活有里正、族長帶頭盯著,帶著大家一塊兒種;孩子有我娘幫忙盯著,帶著一塊兒教育;說句不要臉的話,就是女兒家的胭脂錢,也有我朱家的幾個兒媳婦幫忙盯著,帶著你們家裡的女人一塊兒賺,只要大家勁朝一個地方使,這以後的日子能差了?”



    ……



    李氏說得那叫一個唇乾口燥,生怕大家還在那裡記著劉氏的話,揪朱家賺了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