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花期 作品

第1312章 商人云集盡會青遠展經濟




    朱三略微鬆了口氣,可是他也忍不住想問,既然他老百姓“窮”的根本原因在於那個,那有什麼辦法解決嗎?



    難道,就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天下老百姓受此困境?



    葉瑜然嘆息一聲:“唉……絕對的辦法沒有,倒是有一個算得上是辦法的辦法,就是這個辦法想要實現太難了。”



    “什麼辦法?”



    “土地朝廷所有制。”



    朱三問號臉。



    葉瑜然說道:“天底下,只有誰會為天下老百姓謀利?那就是朝廷,民可載舟,亦可覆舟,朝廷的存在是為了什麼,是為了管理天下百姓,讓這條大船繼續朝前走……任何人都會謀私,唯有朝廷這個最大的集體不會。”



    當然了,葉瑜然沒說的是,如果這個朝廷變成了為一個人謀利的工具,這樣的事情也是可以發生的。



    只是現在還沒有“國有”的概念,她也不好直接說出來,便變“國有”為朝廷,也算是比較接近了。



    當土地為朝廷所有,那麼全天下的土地就是朝廷的,不是某一個個人,或者某一個階層的。



    那麼所有人使用土地,都需要交稅。



    為了鼓勵天下老百姓種地,只有老百姓種地是免稅的,任何其他階層種地都要交稅。越是富有的階層,交的稅越好。



    叫做“劫富濟貧”稅。



    “唯有劫富濟貧,才能緩解貧富差距所帶來的矛盾。”



    葉瑜然的策略很簡單,你不想鼓勵什麼,你就收重稅;你想鼓勵什麼,就收很少的稅,甚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拿其他稅收來“補貼”,養著這隻你想鼓勵的版塊。



    “我讓你拿炒房的重稅補貼老百姓的剛需,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待青遠縣發展得好了,商業稅有富足,你還可以拿這些稅收補貼種地的老百姓。”



    “怎麼補呢?”



    “就是免費發糧種,免費租賃農具,請專人研究種地,免費教給轄區的老百姓……



    獎勵種地做得比較好的農民,給他發各種獎,在轄區裡宣傳,讓大家向他學習。總之,你要通過各種途徑告訴大家,只要你地種得好,你就能過上好日子。”



    一旦老百姓通過種地吃飽穿暖,還能借由商人買到全國各地的東西,他們不就過上了夢寐以求的日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