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史意難平,皇帝們直接淚崩 作品

第148章 袁紹:我劍未嘗不利

  但又想起本期的盤點對象是劉備。

  心又放回了肚子裡。

  估計這個董卓在劉備的手中。

  因該不足為濾吧。

  ......。

  大漢。

  劉邦看到這裡。

  一臉的無奈。

  怎麼感覺漢朝到了這個時候。

  打仗幹什麼的。

  都是靠外人去完成的。

  自己的皇室子孫呢。

  自己封了這麼多的諸侯王。

  都跑到哪裡去了。

  怎麼這個時候漢朝的大將軍。

  一個姓劉的都沒有?

  這一瞬間。

  劉邦的心中充滿了疑問。

  他明明記得自己分封了許多的諸侯王。

  怎麼漢朝有難的時候。

  沒一個跳出來幫忙的?

  ......。

  文字的盤點繼續。

  「劉宏駕崩以後,」

  「大將軍何進掌握了內外大權。」

  「何進是外戚。」

  「對漢朝還算忠誠。」

  「非常痛恨“十常侍”。」

  「所以在掌權的第一時間。」

  「何進就想著除掉“十常侍”。」

  「有了這個想法,何進就進宮與何太后商量。」

  「何進沒想到。」

  「自己的妹妹居然跟自己不是一條心。」

  「何太后有意包庇“十常侍”。」

  「這樣一來,何進的處境就非常危險了。」

  「何進為了自己的人身自由。」

  「和袁紹密謀。」

  「決定召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后擊殺“十常侍”。」

  「董卓得了詔令之後,立刻動身前往京師。」

  「結果走到半路。」

  「何進又反悔了。」

  「董卓很尷尬的駐紮在了離京師(洛陽)外二十里的“夕陽庭”。」

  「這個時候。」

  「十常侍察覺到了危險。」

  「與何太后聯合起來,先一步擊殺大將軍“何進”。」

  「漢朝的滿朝文武徹底憤怒了。」

  「整個洛陽城徹底大亂。」

  「十常侍中的兩人劫持著皇帝逃出了洛陽城。」

  「董卓看到京師城上烽煙四起。」

  「於是下令自己的私軍急行軍朝著洛陽城去。」

  「抵達洛陽之後。」

  「董卓才知道皇帝被劫持到了“北祁山”。」

  「董卓救主心切。」

  「調轉馬頭一刻未停,直奔“北祁山”而去。」

  「在“北祁山”下,新皇帝劉辯見到了董卓的大軍。」

  「一時間,嚇得嚎啕大哭。」

  「隨後,董卓斬殺了十常侍,營救回了皇帝“劉辯”。」

  「隨後。」

  「董卓護送“劉辯”回到了洛陽。」

  「並在這裡見到了迎駕“皇帝”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