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作品

第128章 月氏大皇帝


                 在黃與灰交織的的戈壁之中,一行人馬正在緩緩前進。

  遠處的落日照耀出別樣的紅光,伴隨著晚霞,頗有些孤苦伶仃的悲切。

  諸葛緒騎著駿馬,走在隊伍的正中間。

  他們從洛陽出發也有很長一段時日了,如今剛剛來到了敦煌郡。

  諸葛緒還是初次走這麼遠的路。

  可這路程卻是連一半都沒能走完。

  他們這一行人也不少,算上保護他的騎士們,也是有兩千餘人。

  最讓諸葛緒好奇的就是那些隨行的浮屠僧。

  像過去雍州也有不少的僧人,但是影響力只是侷限在上層。

  有些名士們好浮屠,喜歡設宴邀請僧人來為自己講經。

  當然,此刻能讓百姓們去信仰的神靈就實在是太多了。

  在漢初的時候,除卻五帝,在地方還有四百多位神靈,到成帝的時候,已經有了683座由官方所運營的神靈廟宇,至於民間信仰的神靈不在其中,到王莽的時候,官方神靈達到了一千七百位,東漢則是不計其數。

  魏晉受到玄學的影響,各種神靈層出不窮,官方性的祭祀常年進行。

  但是佛教跟道教卻選擇了不同的路線。

  佛教選擇的是上層路線,他們會主動跟那些宗族名士們接觸,跟他們講學,進行經學的翻譯工作,再以這些名士和官員的影響力來壯大自己。

  至於道教,在方士時代,他們走的也是上層路線,但是因為多次被打擊,逐步開始走下層路線,甚至有能力組織民眾掀起一場滅國級的叛亂不對,是起義。

  可是在涼州,沙州等地。

  浮屠的影響力已經是非常的強悍了。

  尤其是在沙州。

  沙州的幾個大國君王都是信浮屠教的,他們常常驅使國內百姓來打造佛塔。

  在那些城池內,能跟王宮保持同等高度的建築,就只有佛塔。

  甚至很多城池內的佛塔都是建立在城池最中心位置的,道路以佛塔為中心,朝著四方擴散。

  諸葛緒跟這些作為嚮導的僧人們走在路上,越是往沙州這邊走,這些僧人所受到的待遇就越是高。

  沙州刺史劉頌親自領著人來迎接諸葛緒等人。

  諸葛緒雖然被皇帝處置了,如今無論是官職和爵位都不算高,但是畢竟他過去也輝煌過,名聲也大,又是持節前來,一路上也沒有人敢對他無禮。

  諸葛緒跟劉頌並沒有什麼交情。

  兩人過去都不曾見過,初次相見,兩人都有些拘束。

  劉頌設了宴會來款待諸葛緒。

  諸葛緒看著宴會內的諸多官員們,忍不住開口問道:“劉公啊,進了沙州之後,道路上見不到其餘的馬車,有些時候走上好幾天也碰不到驛舍,前方的道路該不會都是如此吧?”

  劉頌聞言,頓時沉默了下來。

  其實這還算是好的,你要是再往前走,走上半個月可能都見不到人。

  可他不能這麼說,也只好勸慰道:“沙州新立,道路還都在修建之中,或許等您回程的時候,就不會是這樣了。”

  諸葛緒聽到這句話,頓時也就明白了接下來的道路會是如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