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76:工業互聯網帝國 作品

第119章 庭外和解

  第三次庭審現場。

  小松結衣作為原告方證人出庭接受日方問詢,小松結衣原原本本把事情經過闡述了一遍,雖然過程有些離奇,但也確實沒有什麼明顯破綻。

  日方代理人又開始圍繞賣給中方的技術設備並不落後做文章。

  林見山針對日方的辯解,分別從英國礦物冶金材料學報、日本金屬協會材料彙刊、美國冶金學與材料彙刊等主流冶金學術期刊上,找到關於1750鋼軋機和2050鋼軋機的各項技術參數對比,加上一些轉爐、連鑄機方面的論文,正好形成一條完整的證據鏈。

  青山律師行這種每次庭審都能拋出來一些新證據的做法,讓日本人有點防不勝防,幾乎完全打亂了他們的辯論計劃。

  自知大勢已去的原田弘毅和法務代理交頭接耳商量了好一會兒之後,再次向法庭提出庭外和解的訴求。

  從事了大半輩子銷售工作的原田弘毅心裡清楚,聲譽就是一家企業的生命,這麼大一宗商業欺詐案敗訴,日鐵株式會社承受不起。

  從江城鋼鐵廠1.7m軋機工程到東海鋼鐵廠成套生產線,日鐵株式會社一直是中國市場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敗訴不僅會讓日鐵徹底失去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甚至會影響到他們在整個發展中國家的商業信譽。

  為了加快庭外和解的談判,日鐵派出了更高級別的領導層,同時不斷通過外交途徑給內地主管部門施壓。

  迫於壓力,廖庭軒也不得不做出讓步,最終雙方達成庭外和解:

  1日鐵株式會社對東海鋼鐵廠一期工程在建高爐鍊鐵車間、焦化車間、鍊鋼車間轉化爐設備,按照合同約定,限期整改,並賠償中方包括材料、工期延誤在內,共計3.7億美元的損失。

  2二期成套自動化生產線供貨協議暫時中止,直到日鐵公司的整改措施獲得中方諒解。

  3前期簽訂的二期成套生產線的銷售價格有商業歧視嫌疑,中方有權在一期工程整改完成之後,要求重新議定一個合適的價格,中方保留重新遴選設備供應商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