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先驅 作品

182鹽市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在完成這一步之後,將鍋從火上拿下來,讓得到的鹽冷卻並結晶,使亞歷山大獲得大約1.2噸鹽(鹽的密度大約是水的兩倍)。

  為了得到這1.2噸鹽,亞歷山大將需要大約12噸濃縮鹽水,而濃縮鹽水本身將來自大約400噸海水,平均海洋鹽度約為3%。

  而製造這種鹽所需的壓塊的數量大約是2000個,或者大約10噸煤,這樣一來,這種技術生產1.2噸鹽的燃料成本僅為40羅帕,而50個壓塊的成本為1羅帕,或者每100公斤約為3羅帕。

  而如果用柴火的話,每100公斤就需要100螺旋。

  這就是為什麼沒人用它。

  成本計算完成後,亞歷山大開始進行產能生產,因為收集鹽水大約需要一週時間,製作鹽又需要一週時間,生產週期為兩週,他簡單地將兩週的總煤炭供應除以每單位週期所需的煤炭。

  因此,亞歷山大決定使用開採的一半煤來製作成型煤,他得到了大約14000噸煤或350萬個成型煤,每月可以生產4000噸鹽。

  同時創造了大約5000個新工作崗位,其中大部分是梅尼克斯臨時借來的伐木工人。

  亞歷山大假設每公斤鹽的低價為2羅帕爾,發現這家工廠每年將為亞歷山大淨賺至少9600萬羅帕爾,並向市場推出48,000噸新鹽。

  這筆錢是根據贊讚的鹽價計算的,贊讚的鹽價比較低,因為贊贊是一個主要的港口城市,從阿德汗來的鹽可以很容易地運到阿格尼拉特,然後通過海運,大大降低了成本。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這意味著內陸地區的鹽價可能相差5倍,在一些偏遠地區甚至相差10倍。

  這為亞歷山大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市場,因為他對阿德尼亞鹽市場的規模做出了一些合理的估計。

  從他統治贊讚的經驗來看,他給民眾大量的鹽,他發現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8口人(丈夫、妻子、孩子和丈夫的父母)大約需要40公斤鹽,或每人5公斤。

  這個數量的鹽是一個農民一年的全部需求量,因為幾乎所有的鹽都用來燻肉、乾魚和醃製蔬菜,為冬天做準備。

  例如:醃製一公斤肉大約需要100克鹽,而醃製一公斤魚大約需要250到350克鹽。

  相比之下,用於調味或調味的鹽就少之又少了。農民們身體所需的絕大部分鹽都是自然地從肉類、魚類和蔬菜中獲得的,因此每人每年最多隻能購買一兩公斤鹽。

  因此,一個人口約為8000萬的國家,每年對鹽的需求約為50萬噸,亞歷山大的新工廠僅能滿足約10%的需求。

  對於一個月前還不存在的東西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產能,只有阿達尼亞的其他幾個鹽生產中心,如阿達汗和庫利夫,可以與之匹敵,但生產成本只有他們的一小部分,每公斤鹽0.25盧比。

  有了這個價格,亞歷山大確信他可以以低於市場上任何鹽的價格出售,除了阿德汗的鹽,因為那裡的鹽真的很容易收集。

  但亞歷山大在這方面還有另一個優勢。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在傳統的鹽田法中,自然會有許多灰塵、沙子和汙垢被吹到沙子上,這是該過程不可避免的。

  但亞歷山大啤酒的純度要高得多,因為它是在室內煮的,所以不會被風蒸發不可避免地帶來的灰塵和碎片汙染。

  他還會用大篩子往沸騰的鍋里加入鹽水,設法用細網捕捉多種汙垢。

  因此,就質量而言,亞歷山大的鹽質量是世界上最好的,純淨的白色和巨大的透明晶體,是一種值得為貴族餐桌增色的調味品。

  亞歷山大確信他可以為這個產品收取額外的費用,也許是正常價格的20倍。

  更重要的是,考慮到阿達尼亞的許多習俗都與鹽有關,比如客人的重要性取決於客人坐得離鹽窖有多近或多遠。

  這些鹽窖是多麼複雜,以至於它們成為了一種荒謬的東西,在貴族圈子裡被用作地位的象徵。

  但所有這些優勢並不一定意味著亞歷山大踩到了托勒密的腳趾。

  僅在阿德尼亞的鹽市場就足夠大,足以讓兩者舒適地共存。

  因為儘管每年48,000噸聽起來很多,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它真的不是。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例如,在亞歷山大的前世,在中世紀,在德國北部城市內堡,僅一個鹽沼每年就能生產3萬噸鹽!

  鹽沼就像一組產鹽池,而一個產鹽的城市會有多個這樣的鹽沼。

  但即便如此,也沒有使這座城市成為歐洲鹽貿易的中心。

  這一殊榮屬於威尼斯。

  所有這些都必須記住,當時歐洲人口約為6000萬,比阿達尼亞少三分之一。

  所以亞歷山大沒有任何市場限制,他唯一的瓶頸——煤炭供應。

  這確實使帕夏很苦惱,因為他知道這樣容易開採的地表煤很快就會用完,他必須挖得更深才能找到有價值的岩石。

  深入挖掘意味著成本——是成本的數倍,這是亞歷山大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說到成本,鹽銷售成本的主要部分是運輸成本。

  船隻還行,但通過不存在的道路,用小型商人馬車向內陸運輸鹽的成本大幅推高了價格,這在很大程度上抹殺了亞歷山大在低生產成本方面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