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從穿成宋欽宗開始 作品

第323章 大和國法皇

  見他進來,趕緊起身施禮。

  趙桓坐下之後,問道:“有沒有什麼重要的摺子需要我及時處理的?”

  朱皇后便將一份摺子遞了上來,卻是禮部尚書李回呈交的。

  朱皇后說道:“大和國派使臣來,遞交了一封他們的白河法皇的國書,希望我們能將一批佛教經書典籍的副本出售給白河法皇。

  他願意以重金購買,又或者大宋需要什麼大和國的東西,也可以用來交換。”

  趙桓一聽,不由心頭一動。

  如果能夠打入日本權力核心,利用日本的勢力進攻金朝,從後方掏它的老巢,利用日本海的天然屏障,進可攻退可守,絕對是金國最頭痛的。

  但是要想控制日本那可不容易,這倒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日本主動上國書,雖然只是索取佛教經典,但是要知道在宋朝,大和國,也就是日本,跟大宋沒有朝廷方面的正式交往,沒有派遣過使臣。

  雖然民間商務往來非常頻繁,但是正式的朝廷之間的交往卻沒有,也就沒有辦法跟日本搭上關係。

  而現在日本的真正掌權者白河法皇來了國書,正好以這個為藉口與日本交往,伺機而動。

  趙桓是學歷史的科班出身,不僅學中國史,也學世界史,所以對日本的歷史也是很瞭解的,他知道這個時候的日本天皇跟大臣藤原氏爭權奪勢,斗的不可開交,藤原氏家的人長期霸佔關白一職,與天皇抗衡。

  關白也就是宰相。

  按照大和國的規矩,皇帝的聖旨必須經過關白,也就是大和國宰相簽署,才能正式頒佈,關白不同意發佈,聖旨就成廢紙一張。

  相權嚴重製衡皇權,使得天皇很難受。

  為了避開關白對皇權的掣肘,這位天皇直接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然後當上了太上皇。

  太上皇在日本叫做上皇。

  太上皇下達的聖旨就不需要藤原家族掌控的關白的審核了,太上皇身邊也聚攏了一幫的朝廷大臣。

  不過他兒子很快就死了,在他的堅持下,皇位交給了他的孫子,也就是鳥羽天皇。白河出家,稱為法皇。

  鳥羽天皇當沒多久,在白河法皇的干預下,又讓他的孫子鳥羽天皇把皇位傳給了更小的崇德天皇,而這個時候的崇德天皇才八歲,所以大權都在這位白河法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