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大清 作品

第三百六十五章 發問

  於是,清軍的傷員便成了醫學院學生最好的練手對象。在治療過清軍大量傷員熟手後的醫學院學生,便可以快速的投入剿匪軍的醫護治療之中。

  在未來,他們還可以加入各地的醫院中,加快社會的發展進步。

  而這些好處,剿匪軍只需要多準備一些醫療用品。而剿匪軍並不欠缺這些醫療用品。

  要知道剿匪軍佔據的可是清朝時全國最為富庶的幾個地方。先不提稅收,單是剿匪軍在敵人那邊就收颳了不少的財富。

  更何況剿匪軍還控制了海上貿易,所有絲綢、瓷器、茶葉等等賺錢的貿易都讓剿匪賺得盆滿缽滿。

  與此同時,剿匪軍還以按利息結算的方式發行不少的“戰爭債券”。而這些“戰爭債券”,最後也都被“搶購”一空。

  總而言之,剿匪軍如今不缺錢。

  同時,剿匪軍也捨得花錢。

  也正是如此,剿匪軍所佔領的區域,看似經歷過戰火,但卻是一片繁榮的景象。

  因為在剿匪軍所佔領的區域內,只要你肯努力,你總能賺到銀子。

  哪怕只是上山砍柴採藥,或者是在家裡養雞養豬養鴨,亦或者是入城進廠織布紡紗,都能為家裡帶來不少的銀子。這些是在滿清控制下不敢想象的事情。

  同時,張瑞還批示下去,對於年收入不足五十兩的家庭,除了必要的農業稅以外,那些小額度的商業稅則減免掉了。

  之所以以五十兩為基準,是因為張瑞在前世看過英國文學家約翰·巴羅《我看乾隆盛世》時曾經憤怒過。

  記錄中,約翰·巴羅對當時乾隆時期的真實生活是進行了記錄和描述。

  “當他們使團來到廣州港口後,就發現了中國人那令人難忘的一幕,幾乎所有中國人都是皮膚黝黑,個頭矮小,枯瘦如柴,看到這樣的一幕再看看那些前來迎接他們的清朝官員,個個臉色紅潤,肥頭大耳,與普通百姓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然而之後他們所到的所有港口時,百姓面貌幾乎一致,他們在下船去往集市、村莊時發現,普通的中國百姓竟然都是瘦瘦的,嘿嘿的而且沒有啤酒肚。瘦弱不堪,衣衫襤褸,住房簡陋,這是清朝人給馬戈爾尼使團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