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熊初墨 作品

第996章 慨然以赴

    在無數不曾留下名字的普通物流人的努力下,鍾南山團隊100多臺呼吸機只用了1天時間就送到醫院,開始給重症患者提供生命支持。

    ……

    從除夕開始,載重16噸,裝滿醫療物資的飛機不斷在天河市天河機場安全落地。

    飛機均來自順豐航空,大年三十這一天,兩次飛行共為疫區運送32噸藥品和口罩,順豐也因此成為疫情中首家“逆飛”的物流公司。

    為了解決終端運輸的人力、物力問題,順豐甚至嘗試了無人機。大年初一,將3.3kg的醫療和防疫物資送到了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手中。

    除夕至年初二,順豐的工資直接漲5倍,初三漲3倍,疫情期間2倍工資。

    在正常工資和加班費外,還額外再發放1.5億元的特殊激勵金。

    天河市一名順豐小哥汪勇,以一個快遞員的身份,當起了志願者,主動承擔了醫護人員接送、送餐等任務。

    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

    網絡是個放大器,在快遞、外賣小哥們穿梭在天河市大街小巷,承擔起毛細血管重任的同時,網絡上響起無數質疑。

    順豐一線快遞員疫情期間仍在外面派送“非醫療救助類”的快遞,是最美逆風者?,還是最佳傳播者?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斷,比天河市的冬雨還要冷。

    有人躺在床上、沙發上,或是在國外曬著太陽,拿著手機,質疑冒著生命危險奮鬥在一線的人們。

    不過他們沒在意,這麼多年,早都形成了習慣。

    指手畫腳麼,誰不會呢?

    在質疑與冷嘲熱諷中,在收了錢或是本能的質疑中,無數的公司和普通人懷著忐忑的心衝在前線,努力維繫著天河市不崩潰。

    無論是醫療隊、施工隊還是青年車隊,彼此素不相識的一群人,

    為了同一個目標,

    奔赴同一個戰場,

    面對同一個危急,

    迸發同樣的力量。

    直面生死,慨然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