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26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正是本人,伱是何人,看樣子不像是行伍出身。”

  方重勇面色疑惑問道。

  這傢伙細皮嫩肉的,怎麼看怎麼不像安西這邊的丘八!說他是副守捉使,也沒人信啊!

  “在下是安西都護府節度判官李棲筠,在焉耆鎮公幹。某恰巧在張三城守捉查驗公函,尚未返回焉耆城,不知道方節帥如此大動干戈……所為何事呢?”

  李棲筠也是搞不懂方重勇想幹啥,他並不是安西本地人,而是長安委派到這裡的官員,趙郡李氏西祖出身,定著六房之一,家世煊赫。

  李棲筠受朝廷委派來此,一半是幫高仙芝做事,另外一半,也有監視高仙芝的意思。

  節度判官是節度使幕府內的官職,是唐代特派擔任臨時職務。一般都是官員本人奏請外放,輔佐節度使掌管文書事務。

  因為這個時代,不存在節度使造反,所以節度判官都是朝廷直接任命。

  而中晚唐的時候,就不一定是這麼回事了。那個時候的藩鎮,根據性質不同,有的是朝廷任命,有的則是節度使直接在本地聘請。

  “張三城守捉攔截我麾下直屬部曲過境,本大使正在查驗這一道軍令是誰下的。李判官是安西都護府裡的僚佐,你知道這件事麼?”

  方重勇語氣不善的詢問道。

  李棲筠想了想,輕輕搖頭道:“聞所未聞。”

  他大概猜到是怎麼回事,只不過不想蹚渾水,也不想替高仙芝遮掩。

  “聽到了吧,你還有何話說?”

  方重勇看著狼狽趴在地上的鄭德詮質問道。

  “某……某要見高都護!”

  鄭德詮十分硬氣的回答道,現在說什麼都沒用,等高仙芝來了,他就解套了。

  “段十將,你說說看,唐軍軍法之中,假傳軍令是什麼罪?”

  方重勇詢問身邊帶著面具的段秀實道。

  “回節帥,無故假傳軍令者,殺無赦。”

  段秀實用冰冷的語調回複道。

  什麼叫“無故”呢?

  因為有時候打仗所採用的計策,常常連自己人都要騙,或者迷惑隱藏在軍中的敵軍間諜。這種情況下假傳軍令,就只是戰爭策略而已,戰後無需問罪。

  而“無故假傳軍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部要堅守陣地,但主官怕死,說上面命令所部撤退,結果最後導致戰役失敗。

  這種情況,假傳軍令的主官毫無疑問就會被做掉。其他類似假傳軍令,都是死罪。

  “行刑!”

  方重勇嘴裡吐出兩個字,毫無憐憫。

  聽到命令,王難得一隻手揪住鄭德詮的頭髮,另外一隻手拔刀。

  噗!

  手起刀落,屍首分離。鄭德詮脖子噴湧出的鮮血,濺射了王難得一臉。

  指了指王難得手裡的人頭,方重勇環顧四周大聲喊道:

  “假傳軍令的鄭德詮已經被就地正法!銀槍孝節軍接管了張三城守捉的防務,城中其他將校,或許還有鄭德詮的同黨,本大使要對你們一一審查!歡迎你們檢舉不法!

  何老虎,你帶一隊人馬去焉耆鎮,讓陌刀軍軍使李嗣業來這裡見我!”

  說完,方重勇徑直朝著城門而去,攔在路上的張三城守捉士卒紛紛退讓站在一旁,噤若寒蟬。見狀,李棲筠連忙上前對那些人說道:“爾等都回營歇著,不得胡亂走動。某去找李嗣業來此主持大局。”

  李嗣業驍勇善戰,頗得軍心。此人在安西軍中名氣很大,更是掌管整個焉耆鎮,張三城守捉名義上也是聽其號令。

  為什麼說是“名義上”呢?

  因為鄭德詮是高仙芝空降過來的主官,不是李嗣業的親信,平日裡並不聽從李嗣業的號令,所以李嗣業對這個守捉的管理權也只是名義上的。

  這種情況,就跟當年本地大山頭出身的辛雲京,不把河西節度使崔希逸放在眼裡是一個道理。權力的行使需要具體的渠道,而這個渠道,常常會被人為阻斷,無法達成預設效果。

  聽到李棲筠說讓李嗣業來主持大局,張三城守捉所屬軍士皆鬆了口氣,老老實實的跟著銀槍孝節軍進了城。

  ……

  焉耆城內校場,雖然天空才吐出魚肚白,但某個渾身健碩肌肉的中年猛漢,卻已然揮舞著長約一丈,重達十五斤的陌刀,在校場中訓練。

  而他身後,有數百軍士皆袒胸露臂,一同揮舞陌刀練習。整個校場內充滿了陽剛的活力,就好像那旭日東昇的太陽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