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南村 作品

第676章如期而至

  經過和蘇立的一番商議,楚嬴打算採用強制手段。

  每個適齡學童的家庭,必須將孩子送到順州書院,接受全新的六年義務教育。

  膽敢違背者,田稅加倍。

  實在家中困難,需要子女幫襯的,可以免除稅負,甚至給予一定的補貼。

  如此雙管齊下,到了今天開學,才勉強湊夠兩百多名女學生。

  儘管如此,不少家長仍舊對這個強制入學的政策頗有怨言。

  私底下沒少非議,說大皇子殿下胡作非為,乃至譁眾取寵。

  千百年來,就沒見過將女孩子集中起來教育的先例。

  而且就算教育出來,不能參加朝廷的選才考試,又能有什麼用呢?

  最後只怕也是一場鬧劇收場,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對於這些流言蜚語,楚嬴統統當作耳旁風。

  這些家長不知,但他卻很清楚。

  目前擴建的白石灘工業區,每天都會有無數技術崗位的空缺湧出來。

  可尷尬的是,這些空缺對應的專業人士,卻少的可憐,有的崗位甚至一個人也沒有。

  這極大地拖慢了各種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進度。

  如今的白石灘工業區,不愁銷路,卻缺大量的產業技工。

  這個新生的‘工業帝國’,就像一個迅速成長的嬰兒,嗷嗷待哺,急需大量人才進行填充。

  而培育人才的希望,就落在第一期這些學員的身上。

  尤其是學齡一年的速成班,這些孩子不僅年紀偏大,且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識字基礎。

  楚嬴打算每年招收一批,將他們簡單培養,暫行頂替一部分重要崗位。

  等六年之後,第一批義務教育的學生成長起來,就可以源源不斷為工業區輸送人才。

  當然,這些人不可能全都送去當產業工人。

  其中最有天賦的一部人,楚嬴會對他們進行更高階的培養。

  不惜各種資源,努力讓他們成長為接近工程師的水準。

  到時候,有了這些‘高精尖’的人才相助,楚嬴的工業帝國才算真正成型。

  而這個體系究竟能爆發出多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