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圖李的貓 作品

第六十七章教唆(下)

  羅紹華懵懵懂懂的點了點頭,急忙跟著兩人走出了門。

  當然,羅紹華離開的時候,也沒忘記囑咐手下人,一定要恭恭敬敬的將小侯爺請出去。

  ……

  長安城外,一個村子中。

  程白衣和善的同百姓的打著招呼,除了那一襲白衣,他完美的融入進了村子之中。

  村裡的人看到程白衣帶了一個女孩回來,年長一些的都露出了欣慰的目光,而一些女孩子或者和程白衣年歲差不多大但尚未婚配的村民看到這一幕都捂著嘴笑。

  程白衣在這村子裡有一間屋子。

  在幾年前,有兩兄弟去長安趕考,可惜屢次落第。因為長安城內花費較高,所以兩兄弟便到了城外租了一位老人的房子住下。兩兄弟下定決心,不高中不回鄉。沒過了多久,老人去世了,兩兄弟一直對老人不錯,所以便把房子給了兩人。因為兩兄弟平日裡助人為樂,誰家有困難,能搭一把手的就去搭一把手,故而村裡的人也沒將他們看成了外人。

  自此之後,兩兄弟並沒有繼續參加科考了。

  村民們只是聽說了,這兩兄弟在長安城中當了官。村民們都為這兩兄弟高興,但自此之後,村民們很少見過程白禮了。

  根據程白衣所言,自己的這位弟弟被指派到了外地,村民們也沒懷疑。村民們但凡在長安城中遇到點麻煩來找程白衣,到了第二天,都能解決。

  不過,這些事兒,程白衣也和他們交待過,不許與其它村子的說起此事,否則便不再相幫。村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擁有特權的人多了,那特權便不是特權。

  所以,除了這個村子之外,幾乎沒有其它的人知道程白衣在長安任職。

  程白衣帶著梅若蘭來到了村子裡,他們走到了村尾,那裡有一個小院子。

  三間瓦房組成了院子,院子中有一株掉光了葉子的老樹,樹下三五隻雞結群尋食。程白衣看了這群雞一眼,笑了笑便走進屋子裡拿出了一把玉米,朝著院子裡灑去。

  看著爭相奪食的雞,程白衣先是去領居家借了一點兒點著的碳,隨後便自己燃起了爐子,將爐子提到了屋外,還拿了兩個小凳子。

  “這兒的條件比不上侯爺府,日子也乏得緊,沒那麼多東西打趣兒。每天最大的樂趣,便是坐在這個,給它們餵食。”

  梅若蘭看了一眼程白衣,沒有說話,雙手杵著下巴,看著那群爭食的雞,沒有說話。

  “對了,要不要補補身子,我們選其中一隻當做今晚的晚餐你看行不行?”

  程白衣笑著,但梅若蘭還是不搭理他。

  “女孩子老是這樣沉悶,沒有男孩子會喜歡的。”

  梅若蘭再也受不了程白衣的絮絮叨叨了,便轉過臉認真的看著他。

  “你說能幫我報仇,怎麼幫?”

  聽到這話,程白衣收起了笑容。

  “時機還未到。”

  梅若蘭聽到這句話,便繼續轉過頭看著那群雞。

  “我父親真的是徐長安殺的嗎?”

  程白衣聽到這話,看了一眼梅若蘭,梅若蘭轉過頭來,他便顯得有些驚慌,急忙避開了梅若蘭的雙眸。

  “不知道,但你哥哥終歸是他殺的。這一點,誰都否認不了。”

  “嗯。”梅若蘭淡淡的答道。

  兩人又是一陣沉默,程白衣曾經不知道陷害過多少人,除掉了多少政敵,心中從未如今日一般忐忑不安。

  “你們應該是敵人,不管人是不是他殺的。當關鍵時刻,若我做了人證,他必逃脫不了關係。其實,你並不關心真相,也並不是正的想幫我報仇是麼?”

  聽到這話,程白衣心裡“咯噔”一聲,神色之中帶著些慌亂,急忙站了起來。

  “你餓了麼?我去給你做飯。”說著,便要走回屋子內。

  “其實,你不用擔心。正如你所說,他殺了我哥哥這個事兒,眾人都看到了。”

  程白衣的腳步停了下來,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便轉身回到了屋內。

  ……

  深夜,梅若蘭早就去屋裡歇息了。

  一隻鴿子悄悄的停在了屋簷之上,程白衣看著搖曳的油燈,放下了手中的書,走出了門。

  他伸出了掌心,那隻鴿子見狀,便穩穩當當的停在了他的手中。

  程白衣從鴿子的腿上取下了一張紙,便急忙回到了屋子裡。

  他看了看紙上的消息,皺起了眉頭。

  隨即,他想了想,便急忙提起了筆,不知道寫了什麼,把剛寫的紙重新系在了鴿子的腿上,便將鴿子放了出去。

  程白衣看了一眼梅若蘭的房間,發現裡面的燈關著的,便把剛才得到的那張紙給燒了,想了半天,把各中關節都想通了之後,這才鬆了一口氣。

  ……

  荊門州。

  王二五不敢怠慢,一直在趕路,而且換著法的趕路。

  他為的就是隱蔽,他要把那封信平安的送到長安去。畢竟當初那位說了,只要他能把信送到長安,便會有一個不錯的未來。對於他們這種幾代都和田打交道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

  只要把握住了這個機會,自己是不敢奢望了,但興許自己以後的兒孫中能出幾個大官哩!

  想到這兒,王二五便充滿了幹勁。

  他和那行商人一道,順便還用那位給的銀兩給自己添置了幾套不錯的衣服。

  在這兒,他的身份是商人。有了個身份,他便乘船出了這荊門州。他都想好了,等下了船,他便裝成落難的人,幫人乾點苦力,然後一路朝著長安而去。

  這些法子自然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他一個地地道道有點小聰明的農民,哪有這些心思。這些都是那位的“建議”,雖然是建議,但王二五也覺得不錯,自己便細化了一些細節,就照著那位的法子一路朝著長安而來。

  雖然那位把此行說得困難重重,可到現在為止,他都覺得這一路上平坦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