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祿2077 作品

第140章 勢(超級多合一)

“借刀殺人,皇后娘娘打的真是一手好算盤。”

半倚著大門,周離看著張管事的背影,笑著說道:“這位張管事,您想殺張所浩,可以,我把他回京城任你宰割。但是在這裡,他的命,你還真拿不走。”

“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長嘆一聲,張管事笑著搖了搖頭,他轉過身站在月光下,看著籠罩在陰影之中的周離,緩緩開口道:

“六年前,我見過你。伱當時就站在城牆上,親手扔了韓天賜兒子的頭。我和太子就站在那百年松樹下,他說你是狂才,我說你是怪才。”

雙手合十,向著周離鞠了一躬,張管事瞥了一眼那無法相信真相,目瞪口呆,宛如死人一般的張所浩,隨後平靜地說道:

“現在看來,我和太子都錯了。您是真正的英才,世出無二,大明之幸。”

“那還真是老熟人了。”

周離抱著胳膊,輕笑一聲,隨後開口問道:“既然張管事認出了我,那不知我可否有幸認識一下您呢?”

“好說。”

輕輕扯下身上的長袍,彎下腰,疊放在一旁的花壇上。隨後,身穿黑袍,袖紋金印的中年男人對周離行了一禮,淡然道:

“在下黑衣行僧,姚桓。官從太子少保,夜不收之首。”

一品。

不。

看著面前那像是僧人,又像是怪人的黑衣姚桓,周離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太子少保,一品官職,但是沒有實權。這個職位和太傅一樣,都是太子未來的中堅力量,但不是這一朝。

但是,夜不收之首,就不一樣了。

所謂夜不收,乃是大明邊境城市裡最中堅的情報機構。諸如北梁這種偏遠外城,錦衣衛很大程度上是被夜不收壓制的。畢竟夜不收雖然同錦衣衛一樣,不設品級,但夜不收卻是邊關士兵所建,有一定的兵權。

在京城附近,兵權毫無意義,因為皇帝可以用國運來直接掌控任何兵權。但在邊關,夜不收就代表著絕對的情報,還有潛伏暗中的力量。因此,夜不收之首這個職位,是一個擁有著高度實權和兵權的職位。

看來,這位太子爺的地位穩固的令人髮指啊。

“參見太子少保。”

周離衝著姚桓還了一禮,但沒有下跪。上過太學的人,除非見到皇帝或是自願下跪,否則,可以不跪任何人。

輟學也算。

“周公子無需多禮。”

躬身行禮,姚桓輕笑道:“既然你已經認識了我,那不知周公子可否將此人交給我,讓我完成皇后令?”

“我設陰陽局,離間張、死一人一妖,暗中執掌御林軍,再逼迫張所浩折返哥譚被擒。最後藉助御林軍之力擊殺死人刀的同時,借死人刀的手削弱甚至覆滅御林軍。姚大人,您不能讓我白白浪費心血啊。”

周離笑著說出了這都段話,他的笑很平淡,一點也不咄咄逼人,但卻讓人無法忽視。

“您不想讓北梁背上殺害皇后之弟,謀殺御林軍的罪名,我理解。”

點了點頭,姚桓自然是知道周離的用意,他沒有以一品上官的身份壓迫周離,而是輕言細語道:“請周公子放心,張所浩今日死在此處,沒有人會怪罪你。”

“呵。”

周離搖著頭笑了笑,他瞥了一眼早已被巨大打擊弄的精神錯亂,傻笑不已的張所浩,開口道:

“當年算盤案死了宰相的兒子,張皇后是親眼見到的。老學究那三箭,你們夜不收怎麼可能不知道?李寬只用了六年的時間,將原本破落的北梁治理到如今的模樣,我不信朝中無人知曉。”

看著面前依舊帶著那溫和笑意的姚桓,周離搓搓手,毫無風度,說話時也笑容滿滿,一點也不鄭重。

“而作為皇后之弟,三省巡撫,曾經的北環布政司指揮使,張所浩竟然對此一無所知。他不知道我做了什麼,不知道老學究的身份,更是將李寬當做是仕途不順的攀附鬼。我跟他說過話,聰不聰明我不知道,但是,他不是個死人,這我知道。”

走到張所浩面前,帶著嘲弄與憐憫,周離背對著姚桓,踩著月光,笑著說道:

“姚大人好算計,皇后也不差。你們什麼也沒做,只是將一些關於北梁的消息壓了下去,將我的事情封存起來,就將一個深入骨髓的毒瘡扒了下來。流出來的膿血也不會汙染京城,而是在這破落的邊陲小城隨意傳播。”

“是,皇后、皇帝、朝堂肯定不會怪罪我,因為將張所浩的死算在我一個人的頭上,很多人會不喜歡的。所以,我肯定相安無事,但北梁就不一定了。”

姚桓聽著周離的話語,眼中閃過奇異的光芒。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人竟然輕而易舉地看穿了自己的計謀,甚至從他的話語和表現來看,周離好像早就看穿了自己。

“皇后是不會怪罪的。”

姚桓最終還是開口了,他看著周離,鄭重道:“皇帝也不會。”

“那你們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

周離迎向姚桓的目光,挑了挑眉,笑著說道:“所以,我不信。”

“當年太宗皇帝五徵北漠,馬踏北海,三十萬天子軍驅逐蒙元餘孽千,使邊境安定。朝中太子監國三十年,政通人和,百姓安康,大明看起來一切安好,欣欣向榮。”

看著面前的少年郎,姚桓又欣喜又苦澀地笑了笑,隨後緩緩說道: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永樂二十二年,太宗駕崩,漢王欲爭皇位,瓦剌大漢馬爾哈得知此事後蠢蠢欲動。太子三十年監國嘔心瀝血,勞苦成疾,身體虛弱不堪,一度不願登基。唯恐短時間內駕崩,大葬勞民傷財,使人間疾苦。”

“此時大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外有強敵瓦剌伺機待發,內有漢趙二王虎視眈眈。為了國家安定,太子強行登基,年號洪熙,但身體之羸弱讓他難以維持朝中。而張所浩,正是在此刻發跡。”

瞥了一眼已經呆傻的張所浩,姚桓不屑冷哼一聲,繼續道:

“一開始,他憑藉張皇后之弟的身份聯通漢王,為他傳遞宮中消息。後來又廣結朝中重臣,金銀財寶說送就送。洪熙皇帝治了七年病,就靠這七年的時間,張所浩甚至連宰相都連通起來,慢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