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綿心 作品

第100章點茶碾壓姜琪,秦音打腫姜家臉

秦音很清楚,墨父既然敢擺出來讓自己隨便選,那麼隨意一個茶品,都是新茶!

既然如此,就算極難觀察區分出新舊茶的品類,也能清楚分辨。

眾人瞬間會意。

不過心中只覺得秦音能挑選出新茶,都是因為墨家主放了水。

要真拿一堆茶給秦音挑選。

她一定分辨不清新陳。

由此可見。

秦音確實不如姜琪專業。

姜琪看了秦音選的茶團一眼,眼底浮現幾分輕蔑。

嘖,她猜的對,秦音果然沒有真憑實學。

選定茶團後。

姜琪便率先開始點茶。

宋代的點茶與後來的茶藝有所不同,宋代是一個注重“文治”的朝代,文人崛起進一步推動文人四雅。

也就是點茶、插花、焚香、書畫。

其中“點茶”的技藝更是匯聚巔峰。

其賞藝性更高。

製茶點茶的過程也複雜且考究。

只見姜琪端坐在茶案前,開始有條不紊地碎茶、碾茶、蘿茶、茶末置盒、置茶托、攪拌茶末、點茶……

每一個過程,她都精細研磨。

堪比大型宋代點茶文化科普的教程。

動作賞心悅目,又點到為止。

眾人忍不住驚歎:“姜琪不愧是姜老的親孫女啊,這點茶技藝,每一個動作都堪比文學載錄,茶香四溢,厚醇回甘,還沒品嚐就已經讓人神往。”

“這鬥茶的功夫確實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每一道工序都太精細,也難怪現在的年輕人無法靜心感受。”

“秦音在做什麼呢?她的步驟錯了吧,怎麼會有這樣點茶的,拒史料記載……也沒見過這麼奇怪的點茶方法啊……”

就在眾人沉浸在姜琪規規矩矩的點茶方法中時,又被這麼一句吸引走了目光。

大家一開始看秦音居然第一步驟都不碾茶時,便認定她錯了。

他們都是對茶文化有研究的大家。

不似網友們看得雲裡霧裡。

什麼是真正官方的點茶流程,他們門兒清。

是以見秦音剛開始就“炙茶”時,就已經心底搖搖頭,pass掉了秦音。

什麼亂七八糟的點茶手法?

果真是個鄉巴佬,到底會用這些茶藝工具嗎?

第二步,秦音開始碾茶。

眾人看者她有條不紊的動作,一致認為是她看了姜琪正確的點茶方法,開始“抄”人家的步驟了……

第三步,羅茶!

接著,候湯、熁盞、點茶……

嘶……這些步驟,與姜琪截然不同啊!

眾人看向秦音的眼神逐漸從輕慢改為凝重認真起來。

“嘶,秦音怎麼那麼快就開始注水了?”

“她又開始注水了,到底會不會點茶啊?”

“這是什麼奇葩步驟,但茶香居然開始散開了,這也太奇怪了!”

“我怎麼感覺她的步驟也有自己的章法呢?不確定,再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