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音樂廳

  曾凡的實驗則是要複雜很多,他提前預設了問題,想要通過實驗數據找到答案,找不到答案就是一種失敗。

  他每天對著小白鼠吹笛子,給它們播放不同的笛聲音樂,記錄它們的腦波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可是始終沒有任何的進展。

  聽到他吹奏的笛子聲,不管哪個曲子,小白鼠總能很快平靜下來,腦波頻率迅速降低,進入一種類似睡眠的狀態。

  通過音響播放笛聲的時候,小白鼠雖然也有反應,可是變化很小,幾乎不受大的影響。

  曾凡的笛聲音樂已經多次編輯,音響也經過專業調校和佈置,發出的聲音和他本人吹奏的聲音幾乎聽不出差別了,從小白鼠的表現來看,它們仍然能清晰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跟著他們做了幾次實驗後,瑪麗對曾凡的實驗方案已經很熟悉了,在這天實驗結束後,忍不住對曾凡提醒道:“小白鼠的聽覺比我們人類靈敏,尤其是聽聲辨位能力,更是遠超人類,笛子和音響的發音,我們聽著差不多,在他們聽來,可能就是兩種不同的聲音!”

  兩個人離開實驗室去食堂的路上,校園裡比平時更加冷清,兩人都穿上了棉衣,並肩走在一起。

  瑪麗專業是生物學,對小白鼠的理解比他們更深,曾凡兩人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她算是一言點醒夢中人。

  “那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曾凡虛心請教。

  “我覺得你的想法是好的,但你的思路可能是錯的,你演奏的時候傳遞的不只是聲音,還有你本人的情緒和某種未知的能量,而這些可能才是小白鼠安靜的原因,錄音還原度再高,也不可能將你的情緒和這種未知能量傳遞出去,因為從錄音的時候就沒辦法錄進去!”瑪麗一邊走一邊自顧自的說道。

  瑪麗說的這些可能他也考慮過,他也沒辦法解決,想大範圍發揮效果,只能是通過音頻這種可以大量複製的方式才行。

  “我想讓更多人感受到笛聲帶來的共鳴,只能通過錄音的方式,看來不能一味追求聲音的高度還原,應該做一些改變才行!”曾凡既是回應瑪麗的話,也是在思考。

  繞了一圈,又回到他在國內做的事情,通過軟件編輯,追求聲音的極致完美,只是原先他做的還遠遠不夠,還要做更多的嘗試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