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江山九龍嫡 作品

第517章 滴骨認親

  數百年下來,裴家已經與弘農楊氏、河東薛氏、長安韋氏、京兆杜家一道成為了漢國八姓之一。

  裴家在漢國是很有權勢的。

  在曹嶽之前的首輔即是韋家的,人稱韋閣老。

  而韋閣老還在做次輔之時,首輔即是出自裴家。奇快妏斆

  太祖皇帝在位時,還曾封過一位裴氏的女子為淑妃。

  而那位淑妃娘娘的哥哥,即是翰林院裡的老學究,翰林學士裴殷。

  之前裴殷就曾教過太子讀書,現在被調到了八皇子那裡去教八皇子讀書了。

  裴殷的兒子早亡,但他兒子卻留下了一男一女。

  男丁名叫裴展元,現任吏部郎中。

  女兒裴氏由皇帝劉塬指婚,嫁給了太子。

  就是之前劉永銘口中一直提到的裴太子妃。

  而裴殷還有一個侄子,那侄子特別另類。

  其他裴氏族人在讀書的時候,他在習武。

  其他裴氏族人爭著向皇帝討要什麼官做的時候,他在習武。

  其他人利用裴家的權氏大賺特賺的時候他還在習武。

  誰知道就這麼一不小心,裴殷的侄子就進了禁軍裡帶兵。

  現在他已經做到了禁軍大統領,算是把禁軍的官當到頭了。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劉永銘口中的裴啞巴裴紹。

  更是湖江中傳頌的入雲龍。

  那一天,太子劉永鐸曾對劉永銘說自己對王珂珺有意思的時候,劉永銘卻反問“如何給裴啞巴一個交待”正是因為這一層關係。

  裴家除了裴展元乖張、裴紹習武有些另類之外,其它人幾乎在科舉上都是有所建樹的。

  像這位太常寺的裴縝,也是正經的進士出身。

  大學士裴殷那一支雖然在宮中朝裡得勢,卻是裴家旁支,而這位太常寺的裴縝才是裴家正宗族長。

  但太子卻對裴縝卻是有些不滿,因為這個人說話比禮部侍郎宿倉還要迂腐。

  太子不喜歡這個人,但又不能阻止他說話,因為那樣叫作“阻隔言路”。

  所以太子只得說道:“裴寺卿有話便說吧,本宮聽著。”

  裴縝說道:“臣曾遍覽群書,古書裡曾有記載,言滴血認親,可辨親緣。”

  太子只是憨,但絕不是傻。

  他對於裴縝的言論表現出不滿且又無奈的表情來。

  古人與今人的區別只是生產力上的區別,而不是智商上的區別。

  對於滴血認親這種事情,許多人也都是不信的。

  即使後世宋朝的宋慈將滴骨認親寫進了他的洗冤集尋裡,亦是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

  原因在於,宋慈的辦法只能證明,不相融的情況下只能甚至確定非血緣關係,而不能全部肯定。

  且在血液融入骨頭裡的情況下,亦不能證明有血緣關係。

  只能證明有這個可能。

  裴提出滴血認親,不僅是太子劉永鐸,就連侯不平、陸預也覺得有些可笑。

  劉永鐸覺得這個頂著進士功名的裴氏的自家親戚在給自己丟人,但劉永鐸卻又不能在這個場合跟他發脾氣,且他也不是一個會發脾氣的人。

  太子只得說道:“傳聞豬血亦會與人血相合,滴血認親應屬無稽之談,雖典籍裡有明確記載,但皇室血脈之重,不可以此臆斷之,更不能繫於此誹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