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夢江山 作品

第295章 檢驗火炮

    崇禎十四年正月初六。

    新穎的鐵模之法經過一個月探索改良後鑄炮三十門,今天,楊樂要檢驗,看一看火炮廠的鑄造成果怎麼樣。

    眾人陪著他來到火炮廠後寬闊的校場,那三十門新鑄的紅夷炮拉了過來。

    遠遠的,幾個工匠先將一門炮拉到場地中間,往內中灌滿火藥,充實後引出一根長長的火繩,隨在

    楊樂身後各人都是探頭探腦,看其中一個工匠掏出火摺子,將火繩點燃。

    然後那幾個工匠拼命拔腳奔跑,就聽轟的一聲巨響,硝煙瀰漫,那門沉重的火炮騰空而起,然後重重摔落下來。

    孫元化臉上閃過激動的神情,對楊樂恭敬道:“陛下,請移步前去察看。”

    身後各人隨楊樂一窩蜂的過去,那門火炮被抬到一座高臺上放置。

    孫元化仔細查看炮身有沒有什麼損壞或是膛口炸裂之處。

    良久之後,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對楊樂施禮道:“陛下,此大銃身無裂痕,己無炸膛的憂患。”

    周邊一陣歡聲笑語,眾人異口同聲道:“恭請陛下賜名。”

    楊樂也是哈哈大笑:“該門火炮,是第一門成功使用鐵模法鑄造的火炮,便叫鐵將軍炮吧。”

    依口徑,該門火炮算得上大明“二將軍”的標準,這是使用鐵模之法鑄造的第一批火炮,也算是意義重大。

    等這批火炮檢驗後,按質量依次以甲、乙、丙、丁評級。最後刻上銘文,註明火炮重量,火藥受藥多少,鐵子重多少斤,可使用封口群子幾個,還有工匠名稱,檢驗官名稱等,披上炮衣,就可入庫了。

    最後檢驗成果,這三十門新鑄紅夷炮,有二十八門合格,兩門不合格,合格率算是極其驚人。

    在場各人都是喜笑顏開,連稱生平僅見,都是陛下的鐵模法之功。

    “陛下所言以黃鐵造炮,諸位工匠也在研習,鐵模之法己成,陛下說的黃鐵造炮之法,也定能成功。”

    孫元化督造這些火炮成功,算是立下大功,他現在信心百倍,此時所說的正是楊樂提出來的使用熟鐵造炮的建議。

    幾個月前,在提出鐵模之法後,楊樂也順嘴提到了此事。

    銅料昂貴,不過使用生鐵鑄炮,炮身非常沉重,便如此時的紅夷十二磅炮,炮重達四千斤,非常的笨重難行。

    便是有些明軍中使用的紅夷六磅炮,竟有重達三千斤的,這當然不利隨軍作戰。

    楊樂後世看過相關史料,大炮同樣可以使用熟鐵。

    當然,熟鐵不可鑄,卻可以打造。

    鐵條燒熔百鍊,逐漸旋轉成圓,炮成後,比生鐵鑄炮重量輕了一大半,而且炮身薄炮膛寬,沒有炸膛之憂,裝填的炮彈也可以很大。

    不象生鐵鑄成的火炮,內中多蜂窩澀體,難以鏟磨,炮彈施放緩慢。這種熟鐵造出來的火炮,膛內無比光滑,使炮彈的裝填非常快速。

    當然,鐵模法鑄出來的火炮膛內同樣光滑,但論起輕便靈活,卻是遠遠不能與熟鐵造炮相比。

    “好,孫大人你儘管帶著工匠們研習,不必顧及工料和費用。”

    ……

    “火炮準備。”

    在炮兵訓練場上,看楊樂親臨視察,楊國柱精神抖擻,他威風凜凜傳下一系列口令,讓各炮瞄準遠處設立的一系列標靶。

    擺在楊國柱前面的,便是二十門超大型紅夷大炮。旁邊還有二十門歸歸虎大威指揮,另外還有二十門歸張巖指揮。

    大華艦隊還裝載了一百門大小不等的火炮,加上剛剛鐵模鑄炮法鑄好的二十八門紅夷炮,現在楊樂的火炮共有一百八十八門。其中紅夷火炮佔了快到一半。

    此時這些火炮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不斷調整,其中一個觀測官的前面,還架著一副亮晶晶的炮鏡。

    不錯,就是炮鏡,幾個月前,孫雲球已經讓工匠們按照圖紙開始大量製造炮鏡與千里鏡。

    這二者都需使用鏡片,此時的無色玻璃雖然不便宜,但在大明也不是什麼希罕物,京師就有玻璃廠,屬於二十四監的廠業之一。

    此時無色玻璃當然避免不了氣泡,楊樂雖然知道玻璃的大體生產工藝,暫時卻沒有相關的工匠與技術,目前他也沒有製造玻璃的興趣,造一塊玻璃還不如給他幾石糧食為好。

    沒有無氣泡的無色玻璃,但製造炮鏡與千里鏡可以用透明的水晶或者石英代替。

    水晶在此時的士林階層是很普遍的東西,江蘇東海產的天然無色水晶在大明很多城市也可以買到,只要有銀子,替代無氣泡的無色玻璃不是問題。

    關鍵不是這個,原料問題都好解決,問題在於鏡片的設計與磨製,對工藝與光學知識的要求在此時大明算是很高。

    不過,這裡有孫雲球,一切都不是問題。

    此時在楊樂的手上,拿著一根千里鏡觀看,黃澄澄的金屬表面,製造精緻,可以拉長拉短調整觀察距離。

    由於第一批製造的八倍千里鏡較少,在軍中,只有幾個資深的千總擁有。

    或許過個幾年,軍中的將領人手一個。

    薛雲同樣拿著一個炮鏡觀看,有了大量實彈射擊遍程出來的射表,加上這炮鏡,那觀測官不斷報出數據,各炮的瞄準手便不斷調整著炮口,一看他們的樣子,就是訓練有素。

    楊樂拿千里鏡看著前面,聽那觀測官口中冒出一大堆難懂的術語,那些調整術語,在後世己經難以聽到,對於後世人的楊樂當然聽不懂。

    “報告甲長,火炮整調完畢!”

    “報告隊長,火炮整調完畢!”

    “報告營長,火炮整調完畢!”

    各炮前作為指揮官的甲長們聲音此起彼落傳來。

    此時火炮的編制便是一甲十人負責一炮。

    十人中,包括觀測手、瞄準手、數名裝填手、數名彈藥手和管馬車的馭手,以及擔任指揮的甲長。

    每甲還裝備馬拉火炮一門、彈藥馬車一輛。

    五甲為一隊,四隊為一營,理論上一營有紅夷大炮二十門,作為基本的齊射單位,一個千總能指揮八十門紅夷大炮。

    不過楊樂目前有八十八門紅夷大炮,超了編制,所以分開,盧象升為千總,下分楊國柱、虎大威、張巖三位營長。分別指揮紅夷火炮六十門。

    薛雲暫時指揮二十八門新鑄造的火炮。

    “放!”

    盧象升一聲大喝!

    “放!放!放!”

    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炮響,一道道炮口冒出凌厲的火光。

    炮彈呼嘯中,一個個標靶被炸開。

    “刷膛!”

    火炮發射完畢後,立時一個裝填手拿著炮刷將炮膛刷好,又另一人裝填火藥,另一人填上炮彈。

    裝填,瞄準,發炮,從容不迫,動作快捷。

    楊樂暗暗點頭,炮兵的訓練成果不錯,這樣分工合作,更顯成效。

    紅夷大炮瞄準施放,需要正確的方法,大明很少有人熟悉掌握,不過原來有好些個盧象升督標營的炮手,在他們的教授下,又經大量訓練,炮隊裡很多炮手都可以做到熟練。

    而此時,火炮同樣使用定量火藥,由於完善了配方,火炮裝藥量與炮彈重己經可以達到一比二,可以比往日多打幾炮再散熱。

    以前連打三炮就要散熱,現在可打五炮,射程也遠了一些。

    若達到一比三的程度,更可降低火炮的發熱量,提升火炮發射頻率,還可大大降低火炮炸膛的可能性。

    “再放!”

    又是一陣炮彈呼嘯。

    火炮齊射演練後又是獨門火炮射擊,這些炮手中的觀測手與瞄準手,除了軍中原有的炮手外。

    楊樂現在還大量招募風水先生與商行帳房,這些數學人才的加入,可以大大提高炮手的培養率。

    看著炮手們訓練有素,一個個“目標”被摧毀,楊樂微笑起來,自己的軍工炮業,真正蓬勃發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