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一 作品

第198章 不共戴天

 至於趙翯必須死的原因也不少。詹於合的死,或許就足夠讓詹天齊逆鱗倒豎。如果說詹於合的死是一場意外,那麼趙翯毫不掩飾的又幹掉了詹平章。就算詹天齊能忍,把天齊兵棧的發揚光大當成畢生抱負的那些人,如何忍得了。這方面的故事和典籍,相信天龍陸還是有的,中土史書的陳橋兵變一事,趙家,那可是主人公光環套滿一身的存在。 

 撇開天齊兵桟不說,趙翯居然連景衝的兒子也沒放過。景義死了,只因那是景衝最心疼的兒子。無論從君臣之道,還是恩仇之道。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趙翯當然不會放過景沖和詹天齊。在趙翯心中,景詹等輩,皆是亂臣賊子,花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一定要看誰順眼一些的話,也只剩胡忠賢了,沒什麼理由,僅僅是老胡真心扶天子上位而已。 

 趙翯或許早已看透,趙家的東西,趙家不要了,姓景的和姓詹的也休想。斷子絕孫這套路子一使出來,事情便再難有什麼轉機。景沖和詹天齊確實無意篡國,但更不想被人抄家滅門,估計中土宋朝那位趙老哥也是這麼想的。人家真的不喜篡逆之名,但是和性命比起來,只能二選一的話,那就讓我用性命來揹負所有的名吧。 

 不知景衝會不會自嘲,所謂的“政烈”,到頭來殺了自家的君上。也不知詹天齊的“兵烈”,烈到哪裡去了,天齊兵棧的十六字豪言,以後還有沒有臉再讀一讀、念一念。 

 ——列國不戰,百姓樂業,天下息爭,永不篡立。 

 趙翯太年輕,需要太多的試錯,看來還不能適應每一個課題都生死攸關的環境。景衝老了,再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機會去進行無意義的消耗。若是天下太平之時,這君臣二人問題不大,如今列國環伺,簡國動盪衰落,這一對賢君能臣磨合的環境,一開始就是地獄級別。 

 在殘酷現實的擠壓下,君臣間,拔出了鋒利的劍,本應背靠背對外的君臣,渾然不覺自己和國家的迷失,只知道,死死盯著那個手裡有劍,且離自己很近的那個人。上次有人刺殺趙翯的時候,花九畹把參加行刺的刺客全滅了,一個活口都沒留下。那是因為,花九畹知道主謀是誰,花九畹希望憑一己之力,化解簡國尖銳的君臣矛盾。怎奈計劃趕不上變化,預期的正向變化都沒發生,負面的事件卻一個沒避免,費盡心思出力不討好。 

 這一次刺殺,是景衝第二次反擊,毫無保留的反擊。趙翯的生命已結束,被搶救一下的資格都沒有。他在位的時候,可以埋怨臣子們辦事不力,甚至可以侮辱,但不應把別人的過錯和問題,輕易便遷怒給他們的家人。 

 即便如此,葉晨還是對趙翯生出一些憐憫,生在帝王家,除了錦衣玉食,也不知趙翯過了幾天好日子,那種打心眼兒裡會蹦出快樂的好日子。葉晨猜測著,或許趙擴和趙翯在光華寺,聽無識大師說法的那段日子,才是兄弟倆短暫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吧。 

 次日一早,百官著喪服入朝,眾皆悲慟,亡君已矣,殯葬從禮。 

 景衝以丞相之尊,暫代監國,百官祭奠國殤,亦各司其職,不得懈怠。趙翯在位的時間並不長,也沒為簡國做什麼大事,百官之中悲痛欲絕者卻不在少數,這多少讓葉晨有些費解。花九畹和景衝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葉晨也很自然的捲入了這種默契。不愉快的事都過去了,大家齊心協力建設國家,便是對曾經的執政者們,最大的告慰和尊重,也是對黎民百姓最大的尊重。 

 葉晨也在百官之列,雖披麻戴孝,心中何止頗有微詞,簡直是微詞不斷,想斷都斷不了。便在葉晨微詞橫行之際,景衝的一份政令被太監念出來時,葉晨只覺菊花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