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一 作品

第134章 水落石出

 從彖國向北鐵動手開始,季國令人莫名其妙的決策、拖沓,粗糙簡單的戰略意圖,僵化的指揮系統,成就了彖國一系列勝利的條件。最早霍氏與虞森淼較量的時候,相當於半個季國,對付一個有些實力的江湖組織,沒有蒲灃和樊氏掣肘,霍氏佔盡便宜。 

 葉晨主張的北鐵攻略開始後,這一切情況都變了。霍氏一時沒有適應過來,同時,因為對手的量級發生了變化,季國當然會重新計算並投入足以解決問題的力量。事實證明,此時的霍氏,已無法單獨解決彖國帶來的問題,因為北鐵已經丟了。季國中央不得不迅速介入,這也意味著樊氏的介入。季國的力量一分為三,且互相猜忌提防,彖國這才有了機會。蒲灃的這段分享,也讓葉晨明白了,為什麼季國在南線失利的情況下,還念念不忘對北面的甄國用兵,樊氏在北面躍躍欲試多年,恰逢容國動手、甄國勢危,怎會放過擴大自己實力的大好機會。於是,季國莫名其妙的進入連年征戰狀態,與不同的對手,不停的打。所謂好戰必亡,好好一個季國,就被樊霍兩家於南轅北轍之樂中撕裂,難以回頭。 

 自從初次與季國交手,葉晨始終覺得季國有些怪怪的,許多事情不合情理,包括於洗馬兩岸的對峙。現在終於驗證了自己推斷,季國的一切行為,背後都有三股力量,一股來自蒲灃的皇權,另外兩股力量,自然是北樊南霍。這三股力量夾雜在一起,任憑蒲灃天縱英才,也無濟於事。季國的局面,估計換成虞昊或者景衝來坐莊,也得玩完。 

 北鐵攻略確定之前,葉晨對季國的瞭解不多,但虞昊,又如何會看走眼列國的形勢。彖國之前不敢與季國翻臉,只因一北一西,兩面強敵虎視,加上西北面的簡國,看似不溫不火無意攻伐,其實彖之比鄰,患甚莫如簡。 

 而葉晨在彖國出現前後,首先是東進的冉國吃了虧,接著簡國發生變亂,剩下內憂重重的季國,彖國若錯失此千載難逢之機,崛起再無希望。是以虞昊借葉晨籍籍無名之實,與初生牛犢之勢,下定決心與季國刀兵相見。虞昊的這一步棋中,葉晨所蘊含的兩大優勢被虞昊利用得堪稱完美。 

 黃天不負有心人,虞昊勵精圖治蟄伏半生,季國終是付出了慘痛代價。再經過葉晨一連串的神仙操作和運氣,季國就這樣衰落了下去,而彖國,則是一路踩著季國,日漸強盛起來。 

 現在,彖國得到了季國的主君,這位主君還隨身帶著季國大印,一副任人宰割的姿態。 

 “陛下豁達,恕葉某愚鈍,還請明言。”葉晨雖掌握著蒲灃的生殺之權,還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清楚對方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可以逼迫一代君王,放下榮耀和江山,冒著生命危險,投向一個陌生的勢力。莫說葉晨想不透,葉晨甚至不確定蒲灃是否會改主意。 

 別的不說,就算蒲灃不來三千佳麗那一套,普通財主家三妻四妾也屬正常,此君真能如此放得下?捫心自問,要是某天葉晨遭了橫禍要跑路,虞卿蘭和虞婷是絕對會帶上,一個也放不下。 

 葉晨逐漸明白過來,對於蒲灃,使用逼迫這樣的字眼,幾乎沒有意義。蒲灃的境界,完全不是用普通人的思維可以解釋的。其自幼生長在皇家,受的乃是君臨天下,恩澤萬民的教育,在海慧的影響下,蒲灃對於君臨天下沒有產生太多的注意力,反而是對恩澤萬民表現得情有獨鍾。 

 季國先帝在時,便十分倚重樊霍兩家,內外承平,國家一度繁盛。而自己登位之後,缺乏前瞻,對樊霍兩家的倚重有增無減,隨著皇權與豪強勢力的更迭變化,問題顯現出來的時候,季國朝廷已是皇權日傾。蒲灃也曾嘗試努力扭轉局面,終於未得其功,以致積重難返。就算列國不向季國動手,季國的崩塌也只是時間問題。 

 《莊子》雲,“君子之交淡如水”。葉晨與蒲灃的關係,用這句話就十分貼切。平淡如水,不尚虛華。兩人相知不過三日,談及政略民生,竟有相見恨晚之情。 

 兩人於不經意間,搭起一份治國平天下的默契,彼此間也產生了微妙的敬佩之情。葉晨敬佩蒲灃超然物外,自樂於得舍。蒲灃則佩服葉晨文武雙全,敢想敢做。除了彼此的敬佩,這兩人對佛家慈悲的理解,也有著同樣的共鳴。 

 葉晨那日在承心寺見到海慧大師之後,兩人敘談了個把時辰。葉晨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然後分享了剛得到的情報,本意是想通過海慧向蒲灃發出警示,海慧卻反問葉晨,這麼做得目的為何。往小了說,葉晨所為乃彖國利益;往大了說,葉晨所為,乃是彖季兩國百姓免遭塗炭,因為刀兵一起,無論勝負,不死許多人,事情根本不會有結果。